邵莺霞
(福建省永泰城乡建设职业中专学校,福建 福州)
深入推行“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要求学校以健全人格和增强体质为目标,注重体育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针对体育教学循序渐进与适应体育教学特点的要求,制订一个适合学生体育能力发展的科学教学计划。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体育教学充分响应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措施,在传统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方面做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变,更贴合学生的现实要求,并且以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为最终目标进行了持续的创新型发展。在这样的良好教学创新改革氛围下,中职体育教学以传统武术教学为切入点,在教学中时刻以“立德树人”的目标为导向,带动了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有效地提高了中职体育教学的质量,也激发了学生的终身体育兴趣。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扬传统武术文化,全面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将其与中职体育教学进行良好的衔接,笔者围绕“立德树人”背景下的武术教学深入探讨了其在体育教学中的实践运用状况,旨在丰富中职体育课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以此全面促进学生体育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立德树人”观念在中职武术体育教学中渗透的必要性随着时代发展格局的不断变化,教育的体制机制、教育内容与教育模式都在发生着深刻变革。中职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丰富内容、改进方法、提升目标,以适应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需要,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总体来看,“立德树人”观念在中职武术教学中渗透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促进中职体育教学的发展武术属于中华传统养生的一种方式,其运动方式与中医理念相结合,蕴含着整体、脏腑、经络、阴阳、五行各要素,能充分调动人体四肢的协调性,通过全套动作能促进五脏安宁与心神统一,正如中医所秉承的“顺应四时”观念,武术也强调了全身的协调统一,反映着天人合一的传统养生思想。长期锻炼能起到预防疾病与控制病变速度的神奇作用,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武术也是全面性健身项目,是最经济、最方便的有氧运动项目,能使学生树立起良好的健身观念,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大有裨益。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在体育教学中开展武术项目,对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有很重要的作用,能让学生通过这种技术性高且参与性强的运动获得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对于大学生在改善亚健康状态方面有积极的作用。同时武术优于其他体育项目的原因在于动作的全方位发挥,从课堂实践的实例来看,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对中职体育教学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改进中职体育教学的培养模式在中职体育教学的众多培养项目当中,武术以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向学生传播了调节气息,促进五脏安宁的养生观念,解决了通过传统体育健身的方式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问题,且武术的教学实施不受场地和器材的限制,动作要领一气呵成易于学习,健身效果明显,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同。在“立德树人”思想的指导下,武术能够很好地在体育教学中使学生萌发对传统体育文化的热爱,从而促使体育教学的培养模式偏向于学生体育素养培养的方向,具体而言将不再以传统的方式进行思政与体育课程的学习,而是以实践操作来充分领会体育中的思政元素,树立“人本”观念,突出思政教育与职业技能教学下以人为本的体育教学原则,实现全新的中职体育教学培养模式的构建。
(三)推动“全面育人”目标的实现中职生作为国家未来建设的中坚力量,除了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之外,更要有健康的体魄,因而体育课承担着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使他们树立终身体育信念的重任。面对当下学生普遍缺乏锻炼的情况,体育课有必要充分调动武术的健身效果,通过“立德树人”目标下的课程改变来推动“全面育人”目标的实现,以传统养生功用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并且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以及坚持不懈的运动信念,真正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职体育教学的促进作用。在国家大力倡导中职推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全民提升身体素质的大背景下,中职体育课大胆地引进并融入武术文化内容,以武术训练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持久的技术性体育运动项目,从“立德树人”与中职体育教学目标的融合着手,关注学生个体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主动设计自身发展目标与路径的能力,经实践证实,这是一项可实施的中职体育课教学改革措施。
二、实施“立德树人”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