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文芬
(神木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陕西 榆林)
信息化手段,如远程教育、多媒体及计算机教学等,能使枯燥的课堂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更倾向于接受学习,从而使化工中抽象而又繁杂的理论知识变得具象,创设一个较为真实的教学情境,使课堂气氛容易被学生所喜爱并接受,同时也会产生巨大的求知欲。这样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主体地位,打开学习思维,开阔视野,提高能动性。此外,信息化教学手段还可以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与缺陷,使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得到改善,不但可以使教学工作更加轻松自如,而且能让学生在接受知识时更主动、更积极,促进我国中职化工专业教学工作的完善与发展。
一、中职化工专业课程教学应用信息化手段的意义过去的教学模式是把教师当作学习的核心,把书本知识与课堂学习放在一起,因此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社会在不断进步,现代化教育思想观念也得到了相应的认可,所以我们有必要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完善,制定出符合当代学生成长需要的课程目标与改革标准,以适应学生成长的需要,培养出更多全面的现代化人才。教育改革一定要有很高的要求与目标,要把传统教学模式变为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以实践与信息交流为教学的核心,教师要改变以往仅仅对书本知识进行讲解的传统教学模式,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监督者与指导者,要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疑惑。
并且,传统教学设施也无法达到现代化的教育水准,所以还需要有先进的信息技术,如多媒体 、远程教育 、计算机辅助教育(CAI)等多种先进教学仪器设备,使教师的思想观念越来越先进、能扩展更多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从而为现代化教育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化学是初中阶段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理科中较难理解的科目之一,很多初中生认为化学课很枯燥、乏味,很难学好。所以,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辅助化学教学。
另外,中职化工专业的知识较为繁杂、乏味、抽象,而且中职学生好奇心旺盛,对喜欢的东西兴趣浓厚,动手能力强,但文化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对化工专业知识提不起学习兴趣,目标不具体、不清晰。但信息技术能形象地、生动地表现化工专业知识的趣味性、使枯燥无味的教学鲜活起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起学生的注意,让他们充分地发挥才能,积极参与学习生活。所以在当前教学改革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是非常必要的。但若想让信息化教育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要更新观念;二要合理运用;三要优化评价机制。由于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简单易行、效果显著,所以必须把信息教育改革有效地付诸实践。
二、信息化手段在中职化工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一)教学更直观形象中职化工专业的很多知识是与化工的生产过程、实验过程密切结合起来的,但学生并不具备从事生产、实际操作的机会,因此他们感到所学的知识空洞无物,毫无实际应用意义。运用多媒体对生产操作过程及实验过程进行仿真,并对反应中的种种现象进行分析等,能使学生深切地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了求知欲。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对化学实验产生浓厚的兴趣,提升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多媒体教学手段。化工专业所学内容如结构组成、性质、物质变化规律等似乎较为抽象、晦涩难懂,学生不愿学、不想懂。而借助多媒体进行动画演示与仿真,把这些抽象概念与基本原理以动态与负载声音的形式生动而形象地表现出来,化工知识才更有趣味性。
(二)促进掌握化学知识中职化工专业的学习以实验为基础,有关知识可从实验中出现的各种现象中学到。但在一些实验教学中存在不足,如实验时间较长、实验条件严苛、实验过程危险性高等不利的条件都会影响实际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以及学校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避免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端。而模拟仿真技术直观形象,操作简单方便,能很好地辅助课堂教学,且其成本较低。对这几个实验可采用信息技术模拟实验的流程来讲授,从而确保向每个人都能安全地传授知识。在此基础上进行模拟仿真实验,通过对过程条件,如时间、反应速度以及反应条件进行控制,能在不同情况下观察现象,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时促进学生好奇心的发展。
(三)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