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晴
(甘肃省山丹培黎学校,甘肃 山丹)
中职的教学目标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质量人才,保证人才的思想品德和专业技能水平,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愈加的严格,传统的教学管理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人才质量得不到有效的提升,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因此,在中职教育过程中,教学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优化和创新教学管理策略,才能快速推动中职教育质量的快速提升,保证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人才。
一、中职教育教学管理的作用(一)提高学生学籍管理制度的灵活性在教育事业中,中职教育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教学目标是向社会输送更多的可用人才。与普通高中的教学理念不同,普通高中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学生的升学率,学生文化课的成绩尤为重要。而中职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专业素养,提高学生的就业率,让学生可以从容面对社会岗位责任,顺利就业,为社会和企业培养优秀的人才。因此,在针对中职学生学习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与普通高中区别对待,根据中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将学生的学籍管理制度进行整改和完善,从而使学籍管理制度更加灵活。
(二)优化理论和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而言,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同样重要,但在实际教学中,一部分中职院校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让学生有更丰富的理论知识,一部分则是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但对中职院校的学生而言,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在中职院校教学管理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优化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有效结合,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中职教学过程中,学院方面只有针对教学管理策略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创新,提高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针对学生的专业,制订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完美地融入实践活动中,真正做到实践与理论知识之间的结合,让学生通过实践扎实地掌握理论知识,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在中职教育教学过程中,虽然比较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但是中职院校并不是专职的培训机构。因此,中职教学过程中,在着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还应注重学生文化内涵以及道德品质的养成。中职院校为社会企业输送优质人才,所谓的优质人才并不是单纯指学生的专业技能过硬,也不是单纯指学生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优质人才需要两者兼备,同时还要保证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保证学生毕业上岗后能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因此,在中职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品质,从而为社会和企业输送真正的高质量人才。
二、中职教育教学管理策略(一)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与普通高中生相比,中职院校学生文化课方面比较薄弱,文化知识底蕴不足,导致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比较吃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只有具备丰富的知识底蕴,才能将晦涩难懂的专业课程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消化吸收,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实际情况往往不尽如人意,中职院校在教育改革之前社会各方面都对其缺乏足够的认知和了解,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教育事业中一直处于尴尬的地位,同时中职院校的教师待遇与普通高中教师待遇有一定的差距,除此之外,中职院校近些年才被教育事业重视,加大投资力度,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进。另外,部分教师对人才的培养理念认知不清,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单纯的教学,把该教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可以了,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进行教学,导致学生无法端正学习态度。因此,中职院校进行教学管理的过程中,首先应让学院与教师认识到教师的重要性,同时端正教师的教学理念,改变教师的工作态度,规划院校的资金,划拨专项资金让教师参与到相关的培训中,从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在强化中职师资力量的过程中,首先,要注意尽量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待遇,制定完善的招聘制度,所有的招聘必须按照制度严格执行,并且对现有的教师人才结构进行优化和改善;其次,定期对中职院校的教师进行检测,了解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养,并根据教师的实际水平制订符合实际情况的培训计划,全方位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再次,加强与其他中职院校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双方加强交流,教师之间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技巧,经常参与到优秀教师的课堂观摩学习中;然后,加强校企之间的联系,让教师参与到企业的工作过程中,让教师参与到企业生产和研发的过程中,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最后,中职院校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对教师的教学情况和教学水平定期考核,依据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提高教师的职称和待遇,以此激励教师实现自我提升和发展。
(二)创新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