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婧譞
(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新升分校,北京)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英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和掌握英语文化背景的过程。本课题重在探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认识中外文化差异的重要性,通过实例分析中国跟外国在教育上的不同以及这些不同对学生的影响,结合英美文学作品的文化背景导向、课后日常写作,促进学生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掌握。
由于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国际交流活动也越来越多,我们接触到外国人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同时也加深了我们对世界各国文化的了解。然而,在国际交流过程中,因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容易出现许多文化方面的冲突。而英语学科一直都是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教学的有效开展可以使学生的英语知识得到熟练的掌握,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但仅仅通过知识的传授很难达到英语教学的目标,还需将中外文化差异新型教育模式应用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所以,有必要改进英语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学习能力。由于中外文化之间的差异,学生可以感受到不同国家的文化内涵,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外国语言而体验到真实的外国文化,并带给学生更深层的语言学习环境,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在学习英语这条路上走得更好、更远。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在教育中,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过程中学习。”他认为,教育的中心是学生,而不是老师和教科书,同时教育应引导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老师不需要让学生背诵单词和句子,因为这种学习方法本身就是很枯燥的,也不需要让学生了解一些生硬的语法规则,而是要引导学生了解将英语作为母语的国家的文化背景,从而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也就是让学生在了解该国文化的基础上提高英语学习的水平。除此之外,中外文化差异教学可以通过向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主动去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激起学生求知的好奇心,从而增加中外文化差异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一、以文化背景知识为任务导向渗透中外文化差异教学所有的文化都是独特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宗教、信仰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差异。当与来自不同国家的人沟通时,需要相互理解对方想要表达的内容,还需要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新课程改革纠正了“教师说,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其主要利用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对新知识充满好奇心,从而了解新知识的文化背景,以便更好地学习英语知识。另外,老师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介绍英国和美国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通过设置有针对性的任务,让学生在理解中外文化差异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了解英美和中国在文化方面的差异。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同时历史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在英语教学中,有必要将历史知识融入教学内容中,让学生体验不同国家的历史演变,让学生通过历史的折射体验语言的内涵。所以,老师需要将一些历史典故融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以一种有趣的英语学习方式去学习历史,从而增加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深度。
老师在给六年级的学生讲课时,给他们放了一个演讲视频,是马丁·路德·金主讲的“Ihaveadream”,老师让学生在观看完视频后,对我国的革命历程也进行深刻的思考,从而让学生了解中西方国家的先辈为了追求自由,曾经做出了怎样的努力。除此之外,老师还播放了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发展历史,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同时让学生观察不同国家的历史发展以及文化背景的差异。像这种将历史知识融入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新型教学模式,不仅能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还能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以英美文学作品为任务导向渗透中外文化差异教学文学作品是中外文化差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文学作品一方面是语言升华的结晶,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语言环境。另一方面,文学作品是民族文化和历史发展的象征。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评价当时语境下的社会历史,最重要的是,一些经典文学作品的立意是非常深刻的。学生在阅读这些经典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能体会到不同人物的人生经历。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外时间阅读一些英美国家的文学作品,了解英美国家人民在交流过程中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而有效提高中外文化差异教学的能力。学生在阅读这些外国文学作品时,由于自身的英语知识比较薄弱,英语水平也较低,所以对很多想读但却无法理解的作品,他们会感到很为难。像这种情况,老师就可以推荐学生阅读这些文学作品的简写版本,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还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的方式融入英美国家的生活中,提高中外文化差异教学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