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加强生态意识教育的路径

2023-05-16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加强生态意识教育的路径

杜 明

(甘肃省静宁县界石铺中学,甘肃 静宁)

生态意识主要是指人类环境意识的具体表现。尽管生态意识指向的对象是自然,但其培养目的却是指向人类的自身行为。毋庸置疑,从每个学科中包含的特点可以看出,生物学科对于控制生命活动以及进行自然改造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初中生物学的内容与生态意识中蕴含的知识十分相符。因此,教师应当对生态意识有一定的认识以及理解,可以适当组织初中生物学教学活动,并根据其要求组织及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如此才能培养学生爱护环境,同时也提高了上课效率。

一、创设情境,导入生态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知识讲解为主要目的,这样的教学模式很难使学生对生态问题产生学习的兴趣。为了将生态意识渗透到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就是利用恰当的方式,让原有的教学模式变得不同,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加以特定的方式辅助教学,不但能够增加教学活动的趣味性,而且可以让一些琐碎的生态意识理念以一种直观、生动的形式呈现,进而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对生态知识的理解以及认识。

以“种子的萌发过程”为例,老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各种不同地方的生态环境。接着,又利用了玉米、大豆等一些种子实物组织学生进行了近距离观察。通过认真观察,学生明白了一粒种子到果实成熟的过程。学生此时都比较好奇,不明白一颗小小的种子它内部到底是怎样的结构,又是如何长成那样高大的植物和结出果实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同现实生活相结合,模拟种子的生长过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了解生命的神奇之处。最终,对学生树立起爱护生命和保护植物的观念提供了帮助,从而促进了学生保护生态的意识。由此可见,教学情境的辅助作用在生态意识的培养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

二、合作学习,展开生态评价

如上所述,生物学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应自觉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生态意识。在初中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结合教学内容渗透环保理念,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加强学习课文知识,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和观念,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做任何危害生态环境的事。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遇到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件时能够勇敢地站起来及时制止。在探索教育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新的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作用。所以,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合作研究活动。通过这种发散思维,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教育内容中所蕴含的生态意识。在中学生生物学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充分结合教学内容,深入贯彻环保理念,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和观念,同时掌握课文知识,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要破坏生态环境。

例如,在谈论“生物和生物圈”课程的知识内容时,教师首先在教材中深入挖掘与生态意识、环境保护理念相关的知识点,加强教材内容和环境保护教育,在说明生物圈、食物链等知识概念的过程中让学生考虑生物学教育和环境保护教育的内在关系。同时,教师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学生生物学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生物学兴趣,真正使环保理念渗透到教育过程中。

三、合理运用课外资源,提高环保意识

生态意识的直接研究对象是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因地区和时间而异。所以,在教育中,单一的理论知识难以满足培养学生生态意识的实践需要。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依靠教材内容,还可以通过拓展课外资源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课外资源,学生还可以结合实际生活进行学习。教师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牢固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提问一些有关生态环境的问题,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了解生态现状,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例如,教师可以参加环保课和志愿者活动来保护环境,从而加强对学生环境意识的教育。

例如,讲到“了解生物圈”这一部分的知识问题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相关资料为学生设计一些课后练习题:“DDT是一种植物杀虫剂,广泛运用于欧洲、亚洲及美洲大陆,但一些人逐渐发现在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都出现了该种物质,而这些地区却没有使用过DDT,请同学们分析其中存在的原因。”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从生态和环保的角度加强对习题的探究,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能够逐渐将生态意识融入内心,从而使学生了解到加强生态意识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应尽量不限于课堂,根据实际情况,自然深入,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使教科书知识与实际生活更紧密结合,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实践生态意识。

相关文章:
  • 1 高校考试信息化改革
  • 2 现职军官培训课程“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 3 单元主题下高职院校英语口语课堂表现性评估任务的设计
  • 4 课程思政背景下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析
  •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文化育人工作路径研究
  • 6 机会识别对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
  • 7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影子教育研究综述及启示
  • 8 思政元素融入高等数学课程的研究
  • 9 思政工作与职业教育的创新模式与经验分享
  • 10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研究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