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中学生美育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2023-05-18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中学生美育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魏 欣

(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第四中学 甘肃 白银)

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改进美育教学做出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学校美育提出明确要求。当前,美育教学受到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美育教师的师资比例和专业能力稳步提高,但迫于文化课应试压力,重应试轻素养、重少数轻全体、重比赛轻普及,应付、挤占、停上美育课的现象仍然存在。本文旨在调查中学生美育课程的开设情况,分析可行有效地开展美育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问卷调查与分析

学校美育课程主要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笔者调研的学校为公立普通初级中学,学校开展的美育课程包括体育、美术和音乐,随机选取50名初中一至三年级的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对象男女比例为1∶1。调查问卷重点关注体育、美术和音乐开设的必要性、有效性和功能性。调查结果显示,98%的学生每周体育锻炼时间小于10小时,58%的学生每天的体育锻炼时间不足1小时。超过半数的学生表示学校的体育课是自己体育锻炼的主要机会,仅有18%的学生在课余时间接受专业的体育兴趣教育。调查发现,80%的学生每天学习美术和音乐的时间不足1小时,超过半数学生认为学校开设的美术和音乐课程是他们学习这方面知识的唯一机会,仅有14%的学生参加美术和音乐兴趣班。接近70%的学生认为学校应该增加美育课程,同时25%的学生认为不应该增加美育课程,甚至应该压缩美育课程时长。调查发现,88%的学生觉得美育课程不但不会影响文化课程学习,而且有助于提高文化课程的学习效率,80%的学生认为造成美育课程学习时间被挤占、压缩的主要原因是文化课程学习压力太大。超过80%的学生在小学阶段接受过长期系统的美育课程兴趣班,但初中以后大多数学生选择暂停或者放弃美育课程兴趣班,并开始增加文化课程的学习强度。分析以上调查结果,笔者发现美育课程的重要性和意义得到了普遍认可,但学生也被动接受了文化课程挤占美育课程时间的事实。如何引导学生和家长通过开展美育学习增强文化课的学习动力和效率是亟须探索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应对解决方案探索

结合以上调查结果和国家加强美育教学质量的总体方针政策,笔者针对本校和本地区实际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潜在的应对解决方案。

(一)增强美育实践

美育实践活动是学校美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纳入教学计划,实施课程化管理。建立学生课外活动记录制度,学生参与社区乡村文化艺术活动、学习优秀民族民间艺术作为艺术素质测评内容。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引导学生在线欣赏高雅文艺演出、参观美术展览等,将优质的美育学习资源带入学校及家庭。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美育素养,也有助于引导学生养成健康使用互联网的习惯。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开设美育社团,如戏曲、书法、篆刻、剪纸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逐步将特色美育社团打造成学校的新名片。学校应该积极组织美术、音乐及体育方面的比赛,以班级为基础,开展合唱、校园集体舞、儿童歌舞剧等群体性活动,鼓励学生参加比赛,并以此为抓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组织地开展课外美育活动,这样就能够充分结合青少年对美育教学的掌握程度,制订相对应的学习计划,此种教学计划的优势在于,一方面能够吸引学生学习美育的兴趣,另一方面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当前美育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而当下,美育活动的举办形式丰富且多元化,这样就能够让学生明确美育活动开展的价值与意义,并为今后美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合理化意见以及建议,这就为今后青少年美育教学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意义与价值。而当下,美育教师需要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形式各异的美育活动,如艺术节、知识节、美术作品和书画展等,这些活动能够让青少年从活动中体会美育活动的意义与价值,从而不断提升美育活动的质量与层次,这样就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美育活动的层次与质量,为学生提升美育作品的欣赏水平提供有利条件,而现如今,教师也鼓励学生利用现有的美育活动资源,充分感受活动的意义与价值,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引领学生通过游览名胜古迹,鉴赏历史文物,从而领略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这样就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而当前美育教学的发展方向就是鼓励学生从理论知识走向实践应用,这样就能够让学生体会美育教学的作用以及意义,而当下美育教师需要把握美育教学的作用以及意义,这样就能够显著提升美育教学的质量与层次,从而以丰富的美育教学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美育活动的过程中,这样就能够显著提升美育活动的质量与层次,从而在美育活动中体会美育的真谛。

(二)增加美育成绩在升学考核中的比重
相关文章:
  • 1 高校考试信息化改革
  • 2 现职军官培训课程“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 3 单元主题下高职院校英语口语课堂表现性评估任务的设计
  • 4 课程思政背景下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析
  •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文化育人工作路径研究
  • 6 机会识别对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
  • 7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影子教育研究综述及启示
  • 8 思政元素融入高等数学课程的研究
  • 9 思政工作与职业教育的创新模式与经验分享
  • 10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研究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