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丽霞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果园学区,甘肃 酒泉)
复习是课程学习的必要步骤,是促使学生巩固、消化知识,实现知识有效应用的重要途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复习并不仅仅是对之前所教授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回忆和再现,其关键在于对以往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通过复习使每一章节中零散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并让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找出这些知识点之间存在的规律以及相似之处,从而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才能够达到复习的效果,实现构建知识体系的教学目的,最终使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
目前,在“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指导下,加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成为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维度。数学核心素养是通过学科内容体现的。基于此,在初中数学复习教学中,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构建高效的复习课堂,帮助学生在回顾、消化知识的同时发展数学核心素养,以此为学生后期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夯实数学基础知识,渗透数学核心素养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必须围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优化复习内容,确保复习的高效性。教师在课前对所要复习的内容结合数学核心素养进行重点标记,同时根据以往对学情的掌握情况,分析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从而合理地设置复习内容。比如,可以先将复习章节中某一项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知识点给学生列出来,然后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将一些容易理解的知识简单带过,重点讲解难点、易错点,最大限度地优化复习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在优化复习内容时,教师需要对班级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情况进行了解。教师可以采取考核的方式,比如,根据每个章节的内容结合数学核心素养给学生出一套试卷,根据学生的作答情况分析学生对本章节中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数学核心素养发展情况,对学生掌握比较扎实的知识简单讲解,或者可以不讲,而对学生出错较多的知识点进行集中训练,重点强调核心素养的发展。
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中,打好理论知识基础是十分必要的,教师除了要通过新一轮的讲解帮助学生回顾知识,引导学生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素养的发展,还应该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例如,在复习“二次函数”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列出不同参数变化下函数图象的情况,对比分析,形成表格。这样的方法指导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理论知识的复习效率,同时也可以促使学生认识数学知识,构建数学模型,强化直观想象,进而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二、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复习指导的针对性在初中数学复习课堂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共同学习。一方面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以及对教师所说的数学核心素养的理解,另一方面还探讨各自在复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中要向各个小组的学生提问,询问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具有普遍性,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这种复习模式逐渐由以往教师所主导的复习课堂逐渐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复习课堂。根据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反馈,可以使教师的复习讲解更具针对性,切实解决学生在知识复习以及核心素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例如,在“三角函数”相关内容的复习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展示定义式、函数公式以及诱导公式等重难点知识,然后让学生以小组学习的方式复习讨论,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复习的程度给予相应的引导,同时设置具有启发和点拨作用的问题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当然,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引导小组内部交流解决,这样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或者在小组交流讨论中没有得到统一结果、争议性比较大的问题,可以在最后总结的时候提出来,教师再根据学生提出的各种难题进行一一讲解,进而帮助学生走出知识的误区,促使学生再一次经历知识生成的构成,以体会数学抽象、掌握数学模型,为核心素养发展奠定基础。
三、巧用思维导图,培养数学抽象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