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 飞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小学部,江苏 南京)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引入红色文化,有助于学生传承红色精神,提升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的初始阶段,因此以红色文化渗透音乐教学,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发挥德育作用。
红色音乐文化是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艺术形式,不同于其他的音乐形式,红色音乐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革命意义和精神内涵,凝结了革命时期的爱国主义情怀,对学生而言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应注意红色文化的传承,注重红色文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使学生意识到自己与祖国之间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红色歌曲的旋律动人,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歌曲中表达了革命时期人们艰苦奋斗的经历以及对革命胜利后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对音乐教师而言,其需要重视红色文化,结合红色文化合理设置音乐教学活动,组织开展红色文化歌曲的鉴赏与演唱活动,才能让学生受到革命精神的熏陶,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具备良好的音乐文化素养。
一、红色文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一)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深,各个国家的文化相互交流融合,而受西方国家文化的影响,社会上部分人群呈现出盲目追求西方文化的状态,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与传承价值,甚至在社会上形成了一些不良风气,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不利影响。红色音乐文化中渲染出了革命时期动荡的社会环境,是根据真实的革命历史写出的旋律和歌词,因此体现出的情绪比较激昂,歌颂了革命烈士视死如归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力。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积极传承红色文化,组织学生学习红色歌曲,通过对这些红色歌曲的鉴赏和分析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学习革命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例如,在实际音乐教学中,以《歌唱二小放牛郎》为例,在对这首歌曲进行讲解时,教师先向学生阐明这首歌曲实际上描述的是革命时期一位抗日小英雄为了掩护革命干部,不顾生命危险,将敌人引入八路军包围圈的故事。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革命历史进行学习,从而帮助学生感受革命时期的艰苦抗战生活,致敬革命英雄,学习他们身上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革命精神。
(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红色音乐文化是基于一定的革命历史、革命人物、革命事迹以及革命精神而形成的,因此其中包含了对革命勇士的歌颂,对爱国主义情怀的赞扬,以及革命烈士身上坚韧不拔、艰苦奋斗、勇敢无畏的优秀品质的传承。基于此,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时,应充分利用红色歌曲中蕴含的良好思维品质,对学生进行教育,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以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曲目《英雄赞歌》为例,其中描述的事迹主要是革命烈士王成握紧爆破筒的英雄故事,通过对英雄事迹的学习,感受革命勇士的优秀品质,从而引导学生规范自身行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三)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通过对红色音乐文化的学习,直观感受到革命时期的实际情况,使学生践行革命精神,自觉投入民族复兴的伟大建设任务中,这是对小学生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目标。由于小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很少能接触到红色文化的相关知识,对于红色精神文化的传承意识不足,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应加强在教学中红色文化的渗透,帮助学生了解红色文化,促进红色精神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进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例如,在小学音乐教学曲目中的《保卫黄河》《松花江上》,其中展现了革命势力不断壮大、不断变强的过程,通过这些红色歌曲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习这些歌曲中蕴含的革命精神,并在歌唱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对这些精神内涵的认识,从而真正理解这些精神的含义并自觉践行,铭记革命初心,积极致力于完成伟大民族复兴的使命与任务,为我国社会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分力量。
二、红色文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一)联系实际生活,发挥红色文化力量实际上,社会上对红色文化存在一种普遍错误的认知,即红色歌曲文化虽然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但是红色文化与学生的生活相差甚远,对学生而言实质帮助不大。然而尽管红色文化所处的年代与学生相差甚远,但是其中蕴含的革命精神的影响却可以一直存在,对人们产生正向的引导作用。因此在实际音乐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联系生活实际,合理设置教学计划,发挥红色文化的力量,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正向的引导。例如,在教学《团结就是力量》这首红色歌曲时,主要是对这首歌的思想内涵进行学习,这首红色歌曲表达了即使身处逆境,只要团结起来,就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帮助人们突破阻碍,获得进步。通过对这首歌曲的学习让学生明确团结协作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在之后的生活学习中加强与人的交流互动,为学生之后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将红色文化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发挥红色文化的作用与力量,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
(二)利用新媒体技术,丰富红色文化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