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王猛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1期 本文字数:2567
[摘 要] 职业教育作为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类型教育,行动导向、理实一体是专业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显著特点,故职业学校应以绎课活动为载体,以提升专业课程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质量为目标,把握绎课的流程、关键点,有效开展理实一体化专业课程的层次化教学设计、课程实施和课堂评价及课程诊改活动,构建新时代校本教研、团队建设及课程开展的新途径,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关 键 词] 绎课;专业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1-0041-04
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教职成〔2020〕7号)明确提出了实施职业教育“三教”改革攻坚行动:“推动职业学校‘课堂革命’,适应生源多样化特点,将课程教学改革推向纵深……建立健全国家、省、校三级教学能力比赛机制。遴选1000个左右职业教育‘课堂革命’典型案例,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向课堂教学改革倾斜。”故职业学校应依托专业教研室,发挥专业教学团队的校本教研功能,积极开展专业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绎课活动,落实课程标准,贯彻行动导向的课程理念,强化课程实施层面诊断与改进的行动研究,激发教师课堂教学改革的热情,创新教学模式,积淀教改成果,全面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基于绎课的专业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概述
(一)绎课的含义
绎,《说文·糸部》释其本义为抽丝。引申为寻究事理,如寻绎。《论语·子罕》:“巽与之言,能无说(悦)乎?绎之为贵。”何晏集解:“谓恭孙(逊)谨敬之言,闻之无不说者,能寻绎行之,乃为贵。”
绎课,简言之,就是寻求职教课堂教学规律(事理)的研究行为和过程,具体说就是教学团队中各成员针对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若干典型问题,合理归纳分类,确定关键的问题点,并在课上有目的地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案,再通过集体听课、课后反思、综合评价等团队研究活动,总结得失利弊,提出新的教学方案,并在下一节同类试验课或相关课上进行深入的再实践,,课后再进行集体反思、评价……循环往复,不断深入,从而总结出符合校本特点的、具有职教特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初步架构出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的理论,进而达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发展专业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目标。因此,绎课是职业学校发展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操作策略和有效途径,更是职业学校校本教研的基本思路和工作方式。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含义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行动导向课程改革理念在教学实施层面的具体体现,是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按照典型的工作过程将专业技术理论与专业实践有机结合、知识和技能有序融合的教学,是由教师和学生双方在实训中心或专业教室等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情境中通过开展“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活动来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和方法。
理实一体化绝不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形式上的简单组合,而是从学生技术技能形成规律和认知规律出发,将传统的知识和技能体系解构,并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职业活动为线索实施的重组,它具有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内容一体化、工程实践与理论学习的情境一体化等特点,故职业学校的教师在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时应增加工程实践的经验,不断提升“教学做”一体化的综合职业能力。
二、理实一体化专业课程绎课的流程和关键点
绎课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发挥教学团队的集体智慧,针对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若干典型的现实问题,通过示范、观摩、反思、评价、完善等行动研究方式,获取最佳教学策略,形成教学案例,发展教学能力的教研活动。
(一)绎课的基本流程
绎课是实施课程诊改的主要手段,其组织形式是同专业的专业教师形成共同体并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绎课的操作方式为上课—听课—评课—磨课—再上课—再听课—再评课……如此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具体的流程为:开展教学设计—课前说课—上课、听课—评课并形成教学案例—修正教学设计—再说课—再上课、听课—再评课并完善教学案例……其中的评课不是简单下结论,而是团队成员在教学层面对课改理念、课改思路和课改原则等的深化和拓展,也是课程层面的诊断与改进,具有演绎的性质和功能。
(二)理实一体化专业课程绎课的关键点
绎课可以是团队教师对实际课堂教学的演绎,也可以是对课程教学的全程录像课或课程教學案例的演绎;可以是同课异构,也可以是同课同构。影响理实一体化专业课程绎课质量的关键点如下。
1.先进的职教理念是绎课的先导
杜威的教育本质观认为:教育即生长、生活和经验,教育的过程就是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工作及成长过程中获得的直接经验不断改造和重组的过程。而职业教育的职业性要求学生通过行动(活动)来获得知识和技能,实现“做中学”,故职业学校专业课程教学应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以行动为导向,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的理念。
2.教学设计是绎课的起点
加涅在《教学设计原理》中指出:教学设计是课程实施者结合学情对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开展系统化规划的过程,是对教学资源和教学流程作出有利于学习者习得知能的统筹优化。作为学习情境创设者、学习活动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授课教师应在课程实施前依据先进的教学理念,分析学习的目标、学生的基础、教学情境及学习资源等状况,围绕“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大学习要素及拟解决的教学问题,开展预设性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