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三全育人”视域下地方高校开展劳动教育路径研究

2023-07-01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韦金凌 陶肖云 杨昌儒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4期

  [摘           要]  劳动育人是高校开展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也是高校落实“三全育人”工作理念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高校越来越重视劳动教育,在实际工作中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离劳动教育的目标要求差距还很大,主要体现在劳动教育目标不清晰、载体较少、课时没有保障、师资力量较弱、评价系统不健全等方面。建议地方高校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培养、扩大劳动教育教师队伍,拓展校外劳动教育基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等,提高劳动教育的效果。
  [关    键   词]  “三全育人”;地方高校;劳动教育;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4-0005-0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7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首次提出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工作理念,即“三全育人”。劳动教育是落实“三全育人”理念的重要环节,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要途径,具有培养品德、增强体质、增强体魄等育人功能。然而,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劳动教育在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地位出现弱化、虚化的现象。研究地方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有效措施,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更是解决当前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实际问题的需要。
   一、地方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意义
   (一)开展劳动教育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客观需要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大学生中出现不想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让大学生在接受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社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还能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认同,发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作用,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开展劳动教育是实现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实践出真知,在理论学习中学到的知识,需要在实践中去检验。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除了需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也需要有较好的动手能力。劳动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的重要载体,可以帮助大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增强劳动情感,提高劳动能力,在参与劳动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改造、自我提升,最终实现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开展劳动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40年来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当前,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电子产品的广泛使用,大学生劳动的体能、技能有弱化趋势。开展劳动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练就技能本领,塑造坚毅的政治品格,真正成为能扛起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栋梁。
   二、地方高校劳动教育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劳动教育越来越受关注,相关研究成果也越来越丰富,主要集中在劳动教育的内涵、劳动教育的价值、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劳动教育的实施策略等,但是这些研究多以学理研究为主,以实证调查开展的研究成果还很少。基于此,本文以3所地方高校为例,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学生对学校劳动教育的认识,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增强地方高校劳动教育效果的有效路径。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以3所地方院校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3所高校都是公立学校,1所是专业类院校,两所为综合性院校。此次调查主要用问卷星发放和收集问卷数据。
   (二)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
   通过文献研究,整理学者们对劳动教育的研究成果,对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为下一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
   结合本研究的目的,设计调查问卷,对400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收集他们对劳动教育的认识、评价等数据。
   3.统计分析法
   对收集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在分析过程中,主要采用频数分析的方法,计算学生对一些问题的选择占比,分析存在的问题。
   (三)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对象,男生占比35.71%,女生占比64.29%。大一学生占比15%,大二学生占比38%,大三学生占比12.22%,大四学生占比30%,大五学生占比4.78%,说明调查对象中,多数都已经在大学校园里学习生活了较长时间,具备较长时间接受劳动教育的经验。其中来自城镇的学生占比37.76%,非城镇学生占比62.24%,说明地方高校的学生,主要以非城镇户口为主。独生子女占比18.37%,非独生子女占比81.63%,说明非独生子女学生占大部分。
   1.地方高校学生对劳动教育内容及重要性认知不够
   调查数据中,“你了解劳动教育的内容吗”选择非常了解的占比16%,一般了解占比63%,不太了解占比15%,不了解占比6%。可见,大多数学生对劳动教育还不够了解。在看待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上,“你觉得劳动教育重要吗”选择非常重要的占比64.29%,一般重要的占比30.61%,无所谓占比3.06%,不重要占比2.04%。说明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认知方面还是比较端正的,但是也有人认为劳动教育不重要,这两部分占比5%,虽然比例不是很高,但这部分人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不容忽视。“你认为劳动观念缺失的原因是什么?”选“父母溺爱”占比12.75%,选择“自己养成懒惰习性”占46.08%,选择“当今社会的风气,轻视劳动教育的消极影响造成”的占32.35%,其他原因占8.82%,说明影响劳动教育的因素是多样的。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