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能力的提升

2016-04-02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摘 要: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并让学生在小组内既分工又合作,共同提升体育能力,同时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学生体育能力;提升 
  在初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现有的体育能力,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巧设教学环节,选取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因此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可以激发学生的体育潜能。作为体育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竞争情境,让学生既能在小组合作中竞争,还能在小组内以及班内与其他同学进行竞争。如,在八百米跑的训练中,教师在指导学生八百米跑的方法之后,就可以让学生开展八百米跑比赛。学生在竞赛中就会更加努力地跑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而在课堂短跑训练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比赛,然后选拔优秀的学生进行班级比赛,并评选出优秀合作小组以及优秀短跑选手,学生在竞争中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也就愿意主动练习短跑技巧。 
  二、让学生在小组内既分工又合作,共同提升体育能力 
  初中生不仅有渴求成功的心理,而且愿意在与同学的合作中共同提升体育能力。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体育素质将学生按照同组异质的原则以每组四至六人的形式分为若干个合作学习小组。当学生进行体育练习的时候,就可以在小组内进行练习。这样不但可以防止课堂在教师的统一标准的要求下能力强的学生体育活动受到限制,也能防止体育能力弱的学生无所事事,不知道应该怎样去训练自己的体育能力。如,在四百米接力跑的教学中,教师在讲解完四百米接力跑的方法之后,教师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纠正四百米接力跑如何接接力棒速度才会更快,并在小组内实际操作一下,这样学生在小组内取长补短,就能够更好地提升体育技能。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组织学生开展全班竞赛,学生就会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初中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课堂练习效果,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终身的体育能力。因此,教师在每一堂体育课中要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如,教师在球类运动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充分展示外形的动作来表达内在的情感,并在体育实践中体验成功感,在成功体验中逐步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以便不断提高体育能力。 
  总之,在初中体育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体育能力选择适合学生的体育教学策略,让学生能够在螺旋式的训练中不断提高体育能力。 
  参考文献: 
  刘建.实施主体性体育教学 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1).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