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艺术教育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2016-04-06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永远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一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不仅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取决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他们才是整个社会进步发展的中流砥柱,是源动力。法国作家雨果说:“人的智慧掌握着三把钥匙,一把开启数学,一把开启字母,一把开启音符,知识、思想、幻想就在其中。”那如何在艺术教育教学中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培养态度 
  态度决定结果。要培养学生创新的态度,首先教师要先成为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在学习中,要选择适应的内容,不因循守旧,要积极突破教材定教和习惯性框框,激发学生的创造积极性,从而促进创新态度的提升。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多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要正确对待“良性争吵”,给学生创造“争论”“探讨”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积极性,还能加强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从而产生好的学习效果。 
  二、找准途径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确定创新的内容也很重要。在欣赏教学中,我们可以引用姊妹学科的相关知识和方式方法,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而提高其欣赏能力。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育趋于成熟,思想活跃,好奇心强,游戏是学生较喜欢的一种活动方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学,利用模仿、旋律接龙等,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发学生创新的动力。 
  三、把握方法 
  1.提问法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个观点是非常受用的。在音乐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习“欣赏—提问—推理—验证”的过程,对知识进行探究,逐渐养成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以达到有效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2.探究法 
  探究法就是学生利用教材或材料进行“再探究”,以掌握知识并发展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法。例如,,学生根据教师提供各种声音来辨识什么是乐音?什么是噪音?并通过不同的音色来辨别不同的发声源或是乐器。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实现实践和理论的相互验证。 
  3.争论法 
  我们要正确对待“良性争吵”在教学课堂中的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为解决教学中的某些问题,互相启发,各抒己见的去交流和讨论,思维的碰撞才更容易激起智慧的火花。 
  4.情境法 
  在音乐的欣赏教学中,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体会更多的是需要借助情境,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视频、语言描述、图片、故事等,使他们产生一定的听觉共鸣,从而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总之,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不仅仅是我们要努力让学生适应的课堂类型,更是每个教师的挑战,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进步,为培养开拓创新型的人才奠定基础。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