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也是直接影响成败的一步。所以,在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选择恰当的导入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进而为高质量物理课堂的顺利实现做好前提工作。因此,本文就以下面几种导入法为例对如何有效地将其应用到物理教学中进行论述,以期能够展现物理课程的魅力。
一、生活情境导入法的应用
生活与物理之间的密切关系是众所周知的,借助生活情境导入新课不仅能够降低学生对物理课堂的畏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而且能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找到学习的欲望,为高质量、高效益物理课堂的顺利实现做好开端工作。
如在教学《光的反射》时,在导入环节,首先,我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创设了生活情境,即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了利用光的反射原理的生活现象,如汽车的观后镜、人照镜子、路口放置的凸面镜、我们能看到黑板上的字等。接着,我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为什么我们能够看到黑板上的字?这属于什么现象?这样的生活情境创设不仅能够调动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而且学生还会在好奇心的推动下自主去参与到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之中,并努力在这个过程中去解释上述现象。可见,这样的导入不仅能够促使学生自主地走进课堂,同时,也有助于高效物理课堂的顺利实现。
二、演示实验导入法的应用
演示实验在导入环节中的应用不仅仅是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给枯燥的物理课堂注入生机,而且,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当然,最主要的是能够将抽象的物理课堂形象化,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课堂的理论知识。
如在教学《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时,在导入环节,首先,我借助相关的物理实验器材,如电源、开关、若干导线、小灯泡、电流表等进行演示实验,并引导学生对串联和并联电路中各处电流表的示数进行观察。接着,向学生提出质疑: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表示数一样吗?在并联电路中,支路电流表示数与干路电流表示数之间有什么关系?这样顺势将学生引入课堂活动之中,,同时,也为学生物理素养的全面提升做出小小的贡献。
导入是多样化的,是影响课堂成败的关键因素。所以,教师要从思想上重视导入环节的存在价值,要通过多种导入法的应用来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物理、探究物理的兴趣,进而确保物理课堂高效实现。
参考文献:
鹿祯兰.浅谈如何做好初中物理课堂导入教学[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