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地理教具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可有效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教师可从地理图表及地理教具两方面,实现对其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关键词:地理教具;初中地理;运用
一、应用地理图表,实现高效演示教学
地理课程教学中,具有众多地理图表,对众多图表的应用及照片演示可使教学内容直观展现,使学生从图表中获取众多学科知识,有效提升学生对地理课程的学习兴趣,提升地理课程教学质量。地图演示在具体教学中具有多类型演示方法,如随堂演示、陈列演示及长期张贴等演示方法。
例如,教师在对初中学生进行气候教学时,首先必须使学生掌握降水量及气温曲线图,因此,教师可利用降水柱及气温曲线对学生实现课堂讲解。教师在教学时,可先教会学生具体的观看及分析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对各地的气温及降水特征进行分析,总结相关气候特征。学生可根据图表直观地对气温及降水量进行观察与分析,,实现对该知识点的掌握。
二、制作地理教具,提升地理教学效果
地理教学中,学生对内容的了解及相关知识点的合理运用是地理教学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地理课程在教学中涉及众多知识点,因此,教师在对知识点进行教学时,应重视微小知识点与复杂知识点教学相结合,根据所需教授的知识点与学生一起合作制作地理教具,使学生在制作教具的过程中实现主动研究与理性思考,探索其中存在的规律,验证地理原理,深化地理知识点的掌握。
如,教师在教授《认识地球》(湘教版)知识点时,由于地球公转、自转、纬线及经线等知识点具有相对抽象性,需要借助一定的地理教具实现教学,而对传统应用地球仪演示教学,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且认知度有限,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与学生共同制作地球仪。首先教师与学生先找寻制作简易地球仪所需的材料,如铁丝、塑料横杆、塑料底座及圆形塑料形状物品,材料找寻结束后便可借助传统地球仪的安装形式及指标进行组装,并使制作的地球仪可实现转动后在其上方标注经线及纬线等基础资料。完成后教师针对课堂知识点在简易地球仪上演示,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地球仪的理解及知识点的掌握,促进地理高效教学。
地理教具在地理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中教学中,地理教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较强抽象性,运用地理教具可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吸收与掌握,提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曹世平.探讨地理教具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4(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