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合作学习理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6-04-27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摘 要:合作学习就是小组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共同利用的资源和互相帮助的学习方法。合作学习理论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机会均等,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小组之间还可以进行评核比赛,使小组之间形成竞争关系,达到增进学习的效果。对合作学习理论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刻分析与探讨,可以使英语学习活动成为共同合作的活动,推动学生努力学习、探究。 
  关键词:合作学习;初中英语教学;应用能力;探讨 
  目前,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基本上还是以“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为主,在给学生灌输英语知识的同时使得学生感觉英语的学习是那么枯燥、乏味,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不高。中国国情造成的大班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上也很少能获得表达英语的机会,被动输入和有限输出导致学生无法培养语言的应用能力,最终成为“哑巴英语”。合作学习法,一方面可以确保所有学生都有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同时,同龄人之间的互动,可以有效地降低学生学习外语的心理焦虑,从而愿意和敢于说英语、用英语,提高英语的实践语用能力。因此,我们应该遵从学生的语言学习规律,顺应初中英语教学发展的要求,改革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和改善英语教学的质量与效果,让中学生积极、快乐地学好英语。 
  一、合作学习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合作学习于上世纪70年代初期在美国出现,经过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多年的发展,逐步成熟,并发展为一种有效的英语教学理论与策略。20世纪90年代,该教学法逐步被引入我国的英语教学。 
  合作学习法强调小组之间分工合作,共同利用资源,互相帮助、互相协调,共同完成英语学习目标。同时,小组之间还可以进行评核比赛,使小组之间形成激烈的竞争关系,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模式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理论支撑,皮亚杰认为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是不断地寻求已知和未知之间的一种平衡。这种平衡是动态且发展的,具体是由同化和顺应来实现的,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主体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当学习者为了让新的外界信息适应自己已存在的知识结构,会对外界信息进行加工,把其纳入目前的认知体系,从而引起认知结构的扩展和丰富,即同化;而当外界信息无法适应当前的经验体系,学习者必须调整和改变自身的认知结构来接受新的信息,从而实现新的平衡,即顺应。 
  布鲁纳发现式学习理论强调,只有当学生在学习中通过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得来的发现才是有意义的学习,同时,布鲁纳认为,在与他人不断探索中才能发现如何学习。布鲁纳的理论对合作学习的产生有着重要意义。 
  二、合作教学理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针对初中英语教学现状进行教学改革 
  在乡镇初中,很多学生都是初次接触英语,感觉英语很新鲜,对英语的学习充满好奇,这也就使中学生在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对英语的学习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不过,由于师资和教学设施的局限,大班教学中,教师不能顾及每一个学生,不能够及时帮助所有学生解决问题,使一些学生的英语学习问题越积越多,导致一部分学生丧失最初的英语学习热情,逐渐选择放弃英语学习;还有一部分学生得到了教师的指点,学习兴趣越来越浓,英语成绩也就越来越好。这样一来,班级的两极分化问题就出现了,而且两极分化十分严重,给初中英语的进一步教学造成影响。初中英语教学是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基础阶段,其学习效果会影响学生今后学习英语的兴趣、动机和态度。作为初中英语一线教师,要为学生的英语学习负起责任,好好启发学生,使学生不仅能够有效率、有个性地学习英语知识,还应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使学生更加出色、更加优秀。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 
  针对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种种问题,教师应及时改变教学方式与方法,调整教学方案,为学生制订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学习方案。如,在英语学习中有一些比较难以记忆的单词、难以开口说出的单词,教师可以尝试着运用合作教学的方式,组织学生形成合作小组,改变原来记忆单词、说英语的学习模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有效的记忆与练习说英语的机会,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跟得上教师授课的节奏,不掉队、不落后,全面推动学生英语学习的发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以及性别特点进行成员搭配,并按照小组成员5~6个人的标准进行具体分组,使学生在小组成员的帮助下得到英语学习的启发,吸取小组内优秀成员的长处,不断完善自我,促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相互补充、相互协调,实现初中英语学习的共同进步。在合作学习法中,教师应每隔一段时间对小组内的成员进行一次微调整,使得学生有更大的交流平台,促使学生的英语有更好的发展。 
  3.善用合作教学法,强化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采用合作教学法进行教学,不单单要组织学生形成合作学习小组,还应选定小组组长,让小组组长组织小组成员交流、探讨英语,同时,还要求小组内成员轮流当小组组长,使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持续高涨。初中英语教师应适时组织小组竞赛,看哪一个小组英语单词记得最准,英语朗读得最大声、最标准。以此,提高小组内成员的团结能力。 
  在初中,有很多学生比较内向,对自己的英语口头表达没有信心,害怕自己说不好,不敢说,不愿意说,导致初中英语学习的目标难以实现。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学习英语就是为了学生更广泛交流,可是,学生不愿意开口,使得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英语表达能力逐渐变差。针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这一状况,教师也可以运用合作教学的方法,帮助学生练习英语表达与英语听力。例如,在学习Do you like bananas?时,教师可以设置语言情境,组织小组成员编写英语对话,并在小组内交流,使得学生在这样轻松、和谐的英语学习氛围中,不知不觉张口和小组内成员交流。而且,小组内的成员可以互相帮助、互相提醒,使得学生的语言错误越来越少,英语表达的胆量也就越来越大,英语学习的自信心也就越来越大,进而英语学习能力以及英语学习兴趣都会越来越高,会不自觉地表现自我、完善自我。 
  合作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使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更有热情、更有积极性,逐渐将自己听众的被动身份转变成主动的参与者、表演者,从而锻炼和提高英语的实践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鲍子颖.互动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调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2]张芳.合作学习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3]徐美娟.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首都师范大学,2013. 
  [4]詹姆斯·H·麦克米伦.学生学习的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5]张东兴,孙玉芬.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0(09). 
  [6]郭华.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假设与实践操作模式[J].中国教育学刊,1998(05). 
  [7]盛群力.个体优化教育的探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