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教育理念的革命,教师必须树立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而教的教育观念,要变“以教定学”为“以学定教”,认真地钻研教材,精心备课,科学地设计每节课,以促进课堂教学的不断创新,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高中语文;兴趣教学;课改
新课程改革理念与以往的课程相比,最主要的变革是教育观念的变革,既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又强调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空间。开展新课程实验,,对学生来讲就是要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把健康和快乐还给学生,把兴趣和爱好还给学生,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对教师而言,就是要唤回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自豪感,通过教学活动达到精神上的愉悦、心理上的满足,通过创设高效课堂,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那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实现有效教学?就是要以新的教材观、教学观、评价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为思路,指导和规范课堂教学行为,使课堂教学更加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要求。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以教定学”为“以学定教”,“以教评学”为“以学评教”,“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变“知识灌输”为“自主探究”。通过这种观念和行为上的变革,一方面让学生在课堂学习更加轻松,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扎实稳妥,逐渐找到更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对教师来说,促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不断总结、反思和创新。
这样,在新课改理念下,作为一线的教师,要把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作为创建高效课堂的切入点。高效课堂,它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也不是一种模式,而是一种价值追求,是教学理念,是一种评价标准,是个性教学。课堂能否高效的关键在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于教师钻研教材的能力以及对课堂的精心设计。因此,实现高效课堂,它的基础准备是钻研吃透教材,所以说钻研吃透教材是高效课堂的“根”,根深则蒂固,根深则叶茂,教学才能开出“有效”的果。一些人所谓的“无纸化”备课,或将这一单元你备,那一单元他备,然后交换,美其名曰资源共享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有的人从网络上搜集下载现成的教案,跃过钻研教材这一重要的基础工作,走“捷径”的做法,实际就是一种新的不备课就上课的表现。要实现高效课堂,就教师的备课来说应经历两阶段三层面。第一阶段,用足够的时间、精力细读钻研文本,这是个体性的劳动,也是创造性的劳动,应该是备课的主体和基础性工作;第二阶段是设计教学,撰写导学案,它是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的发展和结晶,这一阶段应充分地发挥教研组或备课组的作用,通过集体研究讨论,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三层面实际上也就是三维目标,例如,从文言文教学来说,第一层面是工具层面,主要解决好文言文工具性这一层次的问题(字、词、翻译、语法结构等);第二个层面是提思促智层面,解决的是学生思考力的问题(训练,形成能力);第三个层面是道德涵养层面,也就是解决以文养德、以课养心的问题。总之,钻研吃透教材、认真备课,考量的是教师的责任,丰富的是教师的内涵,历练的是教师的功夫,彰显的是教师的智慧,也只有这样,才能成就高效精彩的课堂,达到有效的教学,并促进课堂教学的不断创新,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当然,新课程改革特别是课堂教学的研究有其继承性和复杂性,需要认真地思考和不断地实践总结。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在准确分析现状的前提下剖析原因,改进方法,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注:本文是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GS[2014]GHBZ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