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微课”“翻转课堂”是近年来倡导的新教学方法,而且也被广大一线教师逐渐应用到实际课堂教学中,目的就是要确保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最大化实现,同时,也为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做出相应的贡献。所以,在素质教育下,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有效地将微课和翻转课堂结合在一起,以确保学生在形象化的数学课堂中获得良好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重难点;试题
所谓的“微课”,是指将某知识点或者是重难点以视频的形式进行讲解,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所谓的“翻转课堂”是指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来讲授,而是让学生通过视频讲座、视频学习等手段进行课后自学,课堂上的时间主要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时间。所以,作为新时期的数学教师,我们要有意识地将微课和翻转课堂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使学生在视频的辅助学习中轻松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因此,本文就对如何借助“微课+翻转课堂”提高教学效率的策略进行论述。
一、“微课+翻转课堂”突破数学教材重难点
突破课堂重难点是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确保高效课堂顺利实现的保障,但也是教学过程中最困难的一部分。所以,在课程改革下,我们要充分发挥“微课+翻转课堂”的作用,将课堂的重难点制作成视频,组织学生在课下进行学习,一来能够让学生在正式上课时轻松地与教师进行交流,提高学习效率,二来能够确保高效数学课堂的顺利实现,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时,由于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是让学生体会圆的特征;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所以,在“微课+翻转课堂”的教学应用中,我借助生活中一些应用圆的知识,同时,借助Flash向学生展示了圆的各个部分,并引导学生在课下进行自主学习,之后,在课堂上教师要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来检验学生通过视频学习的结果,进而在充分发挥“微课+翻转课堂”的作用中突破重难点,提高教学质量。
二、“微课+翻转课堂”做好数学试题的讲解
在“平等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为了使课堂面向全体学生,也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在数学试题的讲解中,我们一般就是按顺序每道试题都进行讲解,讲解时不分重点。所以,在数学试题讲解中,我们可以将试卷中相关试题的讲解制作成微课,引导学生在课下进行学习,在课上时,或者是引导优等生以“小老师”的身份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一来能够检验学生的微课学习成果,二来能够让学生在翻转课堂中锻炼自己的能力。
例如,简单的、基础性较强的试题。在每套试卷中总有一些最基础的试题,虽然大部分学生是不会出现错误的,但一些学困生还是会因为基础差而不会做,将这部分知识制作成微课进行练习,在课下进行学习,既能节省课上时间,又能提高学习效率。如,从4个105里减去1220的25%,差是多少?这是一道简单的混合运算的试题,即:4×105-1220×25%=?但是,有些学生之所以出现错误是因为忽视了混合运算的顺序,而是简单按照题意的顺序进行了解答,即(4×105-1220)×25%进行的计算,这样就出现了错误。所以,将该题制作成微课组织学生进行纠错,并在翻转课堂中进行学习,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作为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充分发挥“微课+翻转课堂”的作用,要让学生在微课的指导下有效自主学习,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体,都能在数学教学中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赖艳,侯咏娴,赵姣姣.翻转课堂初探:微课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