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地处偏僻,经济落后,信息闭塞,农村中学的学生普遍存在以下特点:(一)学生学习习惯普遍较差,书写潦草,上课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容易走神。(二)两极分化现象相当严重。每个班成绩好的学生人数有七八个,中游的学生有十个左右,成绩差的学生每个班有二十个左右,有的学生连小学简单的加、减、乘、除都不会。(三)留守儿童特别多。很多学生家长长期外出打工,有的学生跟着爷爷奶奶住,基本上接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这部分学生普遍思想散漫,经常违反学校纪律,缺少学习主动性,课堂上不听老师讲课。针对学生的以上特点,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在课堂上尝试实施分组“兵教兵”的方法,实施一段时间后,感觉效果很好,具体做法如下:
一、组内互质,,自愿组合
按学生成绩和数学水平分为1、2、3、4号同学(根据实际情况,也可分为1-6号),数学水平按1、2、3、4号依次降低,1号是组长,本着自愿的原则,以组长为核心招兵买马,每个组都各有一个1、2、3、4号,1号与3号同桌,2号与4号同桌,另外还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每组至少有一个善于表达能讲解问题的同学,调皮的同学一组不能超过两个,基础差的不能超过两个,还要考虑男女生的比例,学生身高和学生的视力等,根据情况,适当调整。
二、小组内“兵教兵”步骤
根据美国的学习金字塔理论,学生的学习方式分为被动和主动两种,听讲、阅读、边看书边听、老师演示,都是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知识的巩固率都很低,而主动学习方式,如“讨论(基于问题的对话)”两周后的巩固率可达50%,“亲自实践”巩固率达到75%,“学了之后亲自讲给别人,演示给别人”则高达90%。能力支撑下的知识理解水平不同,则知识的巩固率不同,主动学习方式是建立在能力之上,当然巩固率就比较高了。“讲给别人听”最大的受益者是教的学生。这样给别人讲题的同学对知识理解得更深刻了,有时有些模棱两可的问题通过给别人讲自己就彻底弄明白了,所以判断是否真会做这个题的标准之一是把别人教会了,给别人讲题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听讲的同学由不会到理解了,自然收获不小。
三、制定灵活多变的小组评价办法
1.分组之后,引进竞争无疑是最好的方式。竞争就要讲究公平,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可,这是非常重要的。如何竞争呢?根据分层,在同一层内找对手,这样的对手,旗鼓相当,互不服输,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竞争土壤。以下是小组基本的评价办法:(1)上课主动回答问题者1-4号分别加1、2、3、4分。(2)上课主动上黑板讲题者1-4号分别加3、4、5、6分。(3)过关合格者1-4号分别加1、2、3、4分,几乎每节课都有过关题。(4)有创新解法者加2-6分。(5)解决挑战性问题每人次加3-5分,老师每周都要布置2-3道挑战题。每周一小结,每月一统计。
2.表扬与惩罚。成绩列前三的小组和同一个号列前二的个人,老师在班内表扬,并在教室后边黑板上公示,对于在周末小组考核中后三位的小组,集体唱一首歌作为惩罚,每个号的后两位同学各唱一首歌作为惩罚,并且按小组的成绩名次顺序由小组长挑选小组的座次。
灵活多变的评价方法,不断地激发学生兴趣。如3号承包题法、捆绑加分法、升号加分法、作业奖励法等,无轮哪一种评价方法,实行时间长了,学生都会钻空子,兴趣就会大大降低,所以要时时保持新鲜感,评价方法经常更新,不要奢望一劳永逸,其实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始终对学习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那就是好的方法,让学生始终觉得数学课是新鲜的。
四、“小老师”会教,“学生”会问
关于“小老师”教,一要培养“小老师”讲解的条理性,每一步都要有根据,节奏要慢一些,让“学生”完全消化。二要有耐心。要不厌其烦地讲解,一遍不行再讲一遍,直到教会为止。
关于“学生”学,一要积极主动,不会的问题主动地去问“小老师”,要耐心地听,直到学会了为止。二要经常问“为什么?”把算理搞清楚,这样才能真正会了。三“小老师”讲完之后要自己再做一遍,自己能独立地做出来,那才是真正会了。
五、分组“兵教兵”的成效
学生的学习水平大幅度提高。我教的班这几年的数学平均成绩都比其他的同类班级至少高出五分以上,有时能到十五分以上,其实我教的班数学作业布置的是最少的。
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有很大的好转。2013年我到惠民县支教,有个数学最差的学生叫梅××,小组活动时梅××同学都能站起来抢答问题,第一次回答时,全班同学都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梅××高兴地都说不出话来,他后来说,上初中这是他第一次回答问题,是数学老师给了他学习的信心。
两极分化现象得到很好的扭转。课题实施一段时间后,学习困难的学生逐渐地变少,二十分以下的学生很少,甚至没有了,成绩优秀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了,可以说每个阶段的学生都有了很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