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学本课堂,探索语文教学高效之路

2016-05-31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摘 要:以苏教版小学语文《长江之歌》教学为例,探讨了如何以学为本,让语文教学更有效。 
  关键词:语文;高效;学本课堂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学本课堂”,要求教师把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留给学生思考和讨论,去展示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本文将以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长江之歌》一课教学为例,探讨如何以学为本,让语文教学更有效。 
  一、课前:自主学习,先学后教 
  学习新课文之前,我都会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即通常所说的预习。预习的方式是观看微课并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 
  1.观看微课 
  课前,让学生观看微课,在歌曲《长江之歌》优美而奔放的乐曲声中走近长江。微课中还有一些长江的拓展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长江。 
  2.完成任务单 
  任务一:写一写。这一学习任务主要检查学生对生字新词音、形、义的掌握情况。 
  任务二:想一想(初读了课文,长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任务三:查一查(你最想了解关于长江的哪些知识?查一查相关资料) 
  【设计意图】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原有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有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先学后教”,可以提高其学习的兴趣,增强其学好的信心,养成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课中:合作探究,体验快乐 
  1.在疑难处合作探究 
  (1)小组学习,合作探究 
  课上,学生四人一组合作学习,讨论这首歌词的语言文字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小组学习的分工是:一人读课文,一人听他读得是否正确,两人边听边找特点,然后一起议一议,把发现写下来。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但小组合作学习一定要有明确的分工,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任务,,每个孩子都是学习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 
  (2)跨组学习,取长补短 
  每组派一名学生到别的组交流学习,听其他组的交流,然后完善自己组的答案。 
  【设计意图】《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乐于倾听、乐于分享”的能力。跨组交流学习,可以让小组间取长补短,分享学习成果,提高课堂效率。 
  (3)全班交流,分享收获 
  在“赏读诗歌,感悟歌词魅力”环节,学生对于第二人称的妙用不一定能发现,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诗歌中把长江称为—— 
  生4:你。 
  师:是的,为什么要用这个第二人称“你”呢?改成第一人称“我”,可以吗?(请一生用第一人称来读第一节) 
  生5:用第一人称不好,“我是无穷的源泉”“我有母亲的情怀”读起来怪怪的。 
  生6:感觉长江自己在夸自己,有点自恋、自大的感觉。 
  师:用第一人称“我”不好,那改成第三人称“她”怎么样?(请一生用第三人称来读第二节) 
  生7:用第三人称来写,长江好像与我们有一种距离感。 
  师:第三人称也不好,那诗歌中用了第二人称读起来什么感觉? 
  (生读诗歌) 
  生8:好像长江就是我们的朋友。 
  生9:感觉我们就在和长江交流、对话一样。 
  师:是的,第二人称的写法,好像在和长江对话,读起来更有亲切感。 
  【设计意图】合作探究将课堂上学生被动的听讲变为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使课堂真正成为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课堂,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学生交流时,教师应做好组织工作,对学生理解上有难度的地方要进行适当的引领,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即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以上教学环节中,教师采取适当的形式让学生去关注和品味语言,学生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读读议议,自主发现了诗歌中采用第二人称之妙。 
  2.在空白处拓展思维 
  (1)结合资料,丰厚文本 
  我出示了法国著名哲学家、诗人巴什拉的名言:“一棵树远不止是一棵树”。告诉学生思考是非常重要的。同样的道理,有了思考,“长江远不止是一条江。”它还是________? 
  课堂上,孩子们的表现是令人欣喜的。 
  生1:我们觉得长江就像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无私地把长江水奉献给我们,养育了全国四分之一的人口。 
  生2:我们组认为长江是一条巨龙,因为它全长6300多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河…… 
  生3:我们组发现长江就像是一本历史的大书,记载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兴衰和奋斗史。
  生4:长江还像是一位巨人,推动了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 
  【设计意图】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本”还要关注于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以学习能力的形成为本,让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学生这些精彩纷呈、不拘一格的见解取决于他们课前充分的预习工作。这一教学环节,也让学生明白了学习语文不光是学书本知识,我们应该多种渠道学语文。 
  (2)关注生活,引发思考 
  课上,学生交流了长江现状的资料,知道了长江已经遭到了人类无情的破坏,现状令人担忧。此时,我让学生四人一组讨论:我们该怎样保护我们的母亲河,让她重现往日的风采? 
  【设计意图】:生活处处皆语文。因此,语文学习还应该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我们的生活,关注我们的社会,关注身边发生的人和事。 
  三、课后:开放课堂,拓展延伸 
  本课,我布置的作业是:(1)学唱《长江之歌》;(2)写一份保护长江的倡议书,向身边的人宣传。 
  【设计意图】“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课结束后,教师应把学生知识的触角引向更广阔的知识领域,鼓励学生投身到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大自然中去学习,享受开放学习的乐趣。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以生为本,因学定教,提高语文课堂效率,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路就在脚下……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