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高中物理概念课教学研究

2016-06-02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摘 要:开展高中物理概念课教学时,往往由于方法不当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基于此在课程理念指导下,首先分析了概念课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从由浅入深分散难点、对比概念深化内涵两个方面,研究了基于课程理念高中物理概念课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物理;概念课;新课程理念 
  实际上高中物理课程理念是衡量高中物理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想要提高高中物理概念课的有效性,就必须采取将该理念的内容与实际教学状况相结合的方式。传统的高中物理概念课已经不能适应教学要求,因此,研究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高中物理概念课教学十分必要。 
  一、高中物理概念课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的高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通常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导致高中生学习起来异常艰难,进而不能提升教学效率。主要表现为这几个方面:(1)物理作为较为系统的一门学科,牵扯到的知识面非常广泛,因此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加之老师在展开教学时,通常会忽略了对知识背景的教学,所以学生无法深刻认识到物理知识点的内在规律。(2)教授物理时,通常采用题型训练法来实现。传统的高中物理概念课没有将抽象和直观相统一,物理教学忽略概念的重要性。 
  二、基于新课程理念的高中物理概念课有效教学策略 
  1.由浅入深分散难点 
  高中物理的很多概念,大多数学生都是第一次听说,并不能全面认识到物理概念的结构,进而想要快速吸收这些知识可能性不大。比如,学生第一次接触力的概念时,感觉非常抽象,对力的认识也只是在表面。在受力分析后,能够对力的物质作用特性进行深入了解;而对牛顿第三定律进行学习后才了解到力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具有互相性;当深入学习到弹力、摩擦力、重力以后才能将力变抽象为具体。当学习了受力分析和动力学的内容后再转过头来学习“力”的概念就会加深学生的掌握程度,此后以物理运动形态为着力点,对静摩擦力的大小以及方向展开探析,就能够全部掌握“力”学的概念,因此,在展开概念课教学时,应当由浅入深一步步来引导学生掌握概念,这样慢慢就会消除惧怕物理的心理,使他们的自信心提高。 
  2.对比概念,深化内涵 
  在对物理概念进行教学时,应当让学生理清物理现象与过程之间的本质联系,剔除并非本质的因素,掌握物理概念应当是从表面现象升华到事物本质的过程。对比概念的方法,有利于让学生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同时相近的概念比如加速度、速度、速率等比较容易混淆,要让学生在对比中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进而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掌握相关概念,为做物理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在对高中物理的概念课开展教学时,不管用哪种方法都要本着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原则,切实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让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提高教学效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刘乃辛.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概念课的有效教学策略[J].华夏教师,2015(2):65.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