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活动应朝着科学化、正规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但是观察各院校现今的体育课堂,体育教学成果并不理想。想要打造高效的体育课堂,需要教师与学生全面配合。
[关 键 词] 职业院校;体育教学;学习兴趣;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1-0127-01
体育教学是职业院校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开展有效的体育教学活动,可以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是体育教研改革的重要课题。体育教师要遵循体育课程标准和国家体育政策,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展开教学实践,实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
一、充分运用现有的素材,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英国著名戏剧学家威廉·莎士比亚曾经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正如同那句俗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讲的一样,教师要善于利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兴趣,一旦学习兴趣被激发,学生就愿意主动、积极参与到体育课堂中来,就不愁体育课上不好了。现在的体育课堂,基本上在朝着无组织、无纪律的方向发展,学生将体育课上成了娱乐休闲课,课上做什么的都有,教师没有组织正规的体育教学,荒废了体育课强身健体的教学目标。教师应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现有资源,创新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吸引学生对体育课程的注意。
例如,在投掷运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重量各异、颜色不一的实心球进行教学,学生可依据自己的能力水平,选择不同的球来进行投掷练习。教师组织“擂台赛”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投掷运动,向擂主发起挑战。打擂成功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让学生享受到成就感;打擂失败的学生,教师要指出学生的不规范动作,并对其进行指导,鼓励学生再尝试一次,激发学生的投掷兴趣,掌握投掷技能。教师为学生示范体育动作时,不仅要准确到位,还要美观大方,首先在视觉上给学生带来冲击力,让学生在形象优美的动作中体会运动技巧。教师一边示范动作还要一边讲解,语速不能过快,尽量使用幽默生动的语言进行讲解,活跃课堂气氛。
只有充分利用创造性思维,在各种体育项目中寻找一切趣味性因子,学生的体育兴趣才能被激发出来。教师要设计多种形式的竞赛教学或趣味游戏教学,让学生主动获得参与体育知识技能的意愿,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二、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状况,组织多元化教学形式
教师参照学生兴趣设计课堂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组织多种形式的教学,为学生指明学习目标。很多体育运动并没有限定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要灵活根据体育项目的特点和课堂教学实际,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选择教学手段,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篮球教学过程中,在教学初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传球、接球活动,让学生反复练习基本技术,训练学生的传、接球能力。随着教学过程的逐渐推进,教师要提升教学难度,重点训练学生的断球、抢球、投篮等能力。教师可将学生分为10人左右的学习小组,每组成员采用组内竞赛的方式,锻炼抢、投篮技能。每小组选出一名表现较好的成员,与其他组代表进行组间PK赛,通过这种方式将体育活动推向高潮。
体育课程应当是教学组织形式最不受限制的一门学科,不同于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大部分体育课是在课外进行的。教师要发挥体育课程的先天优势,创新教学组织形式,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不同之处,体会运动带来的好处与价值。教师要在教学组织形式上认真钻研,设计出新颖多元的教学手段,将枯燥乏味的体育训练变成灵活热情的活动平台,使体育课堂取得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有效运用教学资源,体现创造性思维
体育教学分为室内教学和室外教学两种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据教学形式和教学要求,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在课程教学目标的引导下,全力完成运动要求。
在室内教学时,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学生普遍对理论课不感兴趣,听得昏昏欲睡。教师要挖掘室内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辅导等方式,将文字信息转化为图像信息,吸引学生对理论讲解的兴趣,改变理论课枯燥乏味的缺点。
室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运动场地、运动器械,组织学生动起来。部分学校体育硬件设施不完备,教师要就地取材,制作简单的器材用于教学。例如,在室外接力跑的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用矿泉水瓶代替接力棒,开展短跑训练。院校体育硬件水平参差不齐,教师要发挥创造性思维,在保证学生运动安全的前提下,达到教学目的。
提高职业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有效性,需要每一位教师倾心付出。所有的体育教学工作者都要积极探索,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运动中学习,感受到运动的快乐,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史春元.实施主体性体育教学的课例分析[J].中国学校体育,2010(2).
[2]胡晓群.浅谈如何提高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