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模式需要结合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切不可脱离实际,应该实践与理论相结合,避免空想主义的偏离。目前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展现出了欣欣向荣的情况,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主要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应该遵循的原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途径这两个方面来展开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
[关 键 词]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1-0020-01
随着社会的发展,价值观的多元化,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及新媒体、自媒体的普及等因素的影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也面临了改革的现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让学生理解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结合时代的步伐和科学有效的教育观念。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其实就是技巧,和谐师生之间的关系,能够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思想政治观念有深刻的理解,而教师需要结合时代的形式,对学生群体状态大概了解,从而展开针对性的教育,让学生实时了解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应该遵循的原则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一定要遵循以下四种原则,才能够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能够促进大学生思想观念的积极健康向上发展。四项原则主要包括以下的四个方面:
(一)综合教育原则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侧重于人才的综合素质方面,大学生在学校内应该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情感领域的培养,在学识和思想方面都有自己积极的一面。
(二)继承中创新的原则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和创新运用这一观念,能够促进相关文化的积极学习,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继承的延伸,对于大学教育系统中原本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行继承,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的要求,又不断地进行改正。
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可以直接借助新媒体,实现零距离交流,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观念逐渐融入学生理解的过程中,相较于传统的教育模式,能够实现更为宽广的教育模式。
(三)与时俱进的原则
社会的需求,要求人才全方面发展,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应该重视时代性,避免出现教育观念落后的现象。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遇见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疏导,引导大学生积极学习。
(四)人本主义原则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根据这个观念,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群体”的接受力,考虑到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给予其积极的疏导,尊重大学生的创造性,将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育方式结合,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让其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途径
随着时代的发展,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途径应该有了系统化的规划,因为思想政治教育要在时代中发展,必须要讲究方法上的创新。对大学生这一高素质教育群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能够引导大众适应不断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的需要。
(一)创新合理的教育理念
课堂的教育模式,应该结合时代积极进行创新,运用多媒体教学调动课堂学习气氛。定期让教师参加培训,对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师应该适当增加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为提高大学生学习效率做准备。教师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针,,高校也应该有专业的教学团队,及时收集实时的思想政治教育走向,经过整理后,传达给大学生。
(二)转变教学方式方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方法遭到了时代的淘汰,传统的教育模式不能够很好地引导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方法和手段,适当提高理论创新意识,让学生参与到实践教学过程中。
(三)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平台
随着学习平台化成为趋势,高校应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践行科技理念,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班级管理,利用多媒体,将课堂教学生动化,提高大学生课堂参与度。将学生从传统的课堂解放出来,活跃大学生的思想,使大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教师也能够根据大学生反映的情况,及时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态。教师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甚至可以参与到实际教学环节的设计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传统的课堂教育方式在信息多元化的现在,容易使学生丧失对思想政治课堂的兴趣,属于“填鸭式”的学习模式,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是如今素质教育发展的趋势,教师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将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变成个性化,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为良好的师生的关系提供空间,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开展提供契机。高校积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能够带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能够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胡启良,兰自力,王云玲.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策略[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2):70-73,89.
[2]史向军,张琼.“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1):72-75.
[3]李涛,黄文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创新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6):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