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当代大学生正确职业价值观的树立,不仅关系到大学生本身能否顺利就业,甚至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主要研究阐释了我国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的现状,并且提出了解决对策,希望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 键 词]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1-0021-01
简单来说,职业价值观对就业者来说就是一种精神力量,它能够促使就业者选择理想的职业类型,以及在就业后鼓励就业者努力达到既定的目标。而一个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要在慢慢的积累中才能完成,不仅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还要一定的生活阅历。
一、我国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
大学生的职业观并不是恒定的,它也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我们调查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有三个特点。
(一)职业价值主体追求个性发展
现在许多大学生在选择就业时都会十分注重自身的才能能否完全在就业单位施展,同时选择就业单位时也更倾向于符合自己的爱好特长。比如说在同等待遇下的两份工作,一份专业对口,而另一份是相对陌生的领域,对该类就业者来说,选择前者的可能性比较大。这主要就是受到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追求自身发展的影响。
(二)职业价值选择注重经济收益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大学生就业选择也越来越看中经济效益。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更倾向于功利化,追求更高的薪资。但是大学生就业也不得不考虑到自身的情况。毕竟企业所发的薪资也是一种投资,要看大学生到底值不值得获得相应的工资。从这方面来说,针对大学生本身,在选择就业之前,应该对自身的能力有一个客观的认识,量力而行。
(三)职业价值实现途径多种多样
我国现在的市场经济发展形态越来越完整,而企业的自由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大,同时职业类型也越来越多样化,大学生就业方式也随之拓宽。现在的大学生更倾向于自主参加社会锻炼,为将来就业打基础。他们不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且现在不管是高校还是社会,都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很多实践与培训的机会。
二、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对策
(一)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
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而一个人价值观的形成也和一定的社会氛围有关,因此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会促进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而消极的社会氛围会产生相反的影响。因此,要积极提倡建立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建立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一个好的环境会增加大学生就业的信心,因此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发挥政策应有的导向作用。
(二)高校形成科学合理的职业价值观教育体系
接受教育的程度是影响价值观形成的一大重要因素,,而高校在对学生培养时不应该只局限于大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训,还应该看到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充分发挥高校的引导作用。具体来说不妨改变一下教育的内容,多向大学生进行价值取向、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等的驾驭培养。充分发挥高校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形成的积极作用,为学生今后的实践就业提供良好的指导。
(三)优化家庭的教育环境,发挥其心灵港湾作用
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家长自身的素养要有所提高,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导师,家长有良好的素养,相比家庭环境也不会很差,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会对孩子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家长也要转变教育观念,要充分认识到动手能力对孩子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要注重培养孩子自尊自强的良好性格特征,要充分尊重和理解孩子的选择。
(四)大学生开展自我教育,重视自我职业价值观的形成
如果说学校环境、家庭环境是影响价值观形成的外因,那么大学生的自我修养就是内因。要想形成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就应该学会从内而外培养。因此对大学生自我要求也要很高,具体来说,就是鼓励大学生开展自我教育,重视对自我职业价值观形成的培养。主动学习理论知识,进行社会实践,完善自我,逐渐形成爱岗敬业、自尊自律的职业道德操守。
总而言之,在对大学生职业道德价值观的培养上,要结合实际情况,协调自身、家庭与学校的关系,使三者能够共同作用,促使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为大学生今后找工作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唐昆雄,杨斌.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及教育对策探析:贵州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实证调查与分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127-132.
[2]徐东芸.高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24):177-178.
[3]张继延.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