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突出课程·淡化专业”教学理念的构建及课程改革探索

2017-01-20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摘 要] 数字媒体艺术是信息化时代需求下催生的产物,渗透到以数字化和互动性为特征的大众生活方式的每一个领域,其快速发展必然带动高校相对应的新教学理念、新专业变革的种种举措,以培养适应信息社会的创新型复合人才。“突出课程·淡化专业”教学理念在打破专业壁垒、扩大知识容量、拓宽发展路径方面体现着一定的优势。以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的改革发展为重点分析目标,就其教学理念与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等层面进行思考与探讨,作为学院专业发展的参考。
  [关 键 词] 数字媒体艺术;突出课程·淡化专业;艺术教育;跨界;学分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1-0053-03
  一、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突出课程·淡化专业”教学理念的探索与实践
  (一)国内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建立与发展模式
  我国高校数字媒体艺术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崭露头角。因势所趋,以数字技术与艺术相结合而引发新兴的交叉学科相继出现在独立学院、艺术类院校、理工类院校的教育教学体系中。广州美术学院1999年创建“新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南京艺术学院尚美学院从原初“数码艺术教育”定位的确立,直至今日传媒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系的建立;中国传媒大学在2002年由教育部批准开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成为国内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首创院校;代表着中国艺术院校数码媒体艺术教育、研究的先行者——中央美术学院的数码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科确立到国家数字媒体创新研究中心的基地建立……全国上百所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正在以积极蓬勃的发展态势、以战略发展的眼光,推动着创意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
  中国传媒大学、南京艺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和广州美术学院四所国内知名院校比较,基于几所院校所属类别不同,下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所拟设专业方向涉及数字影像方向、网络多媒体方向、数字游戏方向、影视动画方向、交互设计方向等几个层面。其中根据各院校定位及特色,专业方向的制定也有着典型性的差异化:中央美术学院下设独立的数码媒体专业,而广州美术学院设计了包括信息设计等在内的六个专业方向的选择,可谓百花齐放,各具千秋。各大学院也在定方向、找特色当中完备着专业建设和课程规划。
  (二)“突出课程·淡化专业”教学理念与“学分制”改革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入大众教育阶段,中国的教育国际化是大势所趋,市场为导向原则直接影响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学生对专业的选择是建立在实现学生自身价值基础上满足社会人才的需求,,文化创意产业市场的不断扩大与明显的时代性特征使大量具有知识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综合的创新型设计人才得到青睐。关于应用型大学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一直作为近年来的焦点备受关注。贯穿于学生对艺术设计的专业选择到学习过程的合理化、满足其多元方向发展的需求,增强其对于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各高校逐渐调整教学思路和搭建多专业、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教学结构。淡化专业界限,拓宽课程平台建设,通过学科间优势互补、兼容并蓄、跨界融合的创新教育理念,形成了“突出课程·淡化专业”的教学主张。使不同专业间资源共享、跨界联合,学生综合能力得到培养。
  南京艺术学院在全国艺术类院校中首推完全学分制改革,打破专业隔阂,探索一套以学科交叉、专业融合为创新模式的教学方式。以“突出课程·淡化专业”的教学理念植入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中,采用学群式发展思想引导学生根据专业方向及自己的志趣、特长进行自由选课,有利于复合型与实用型“一专多能”人才的培养。北京服装学院以“北京市数字与交互媒体重点实验室”作为中心平台,结合系科课程连接工业设计系、数字媒体艺术系、动画设计系三大系科形成重点教学科研团队;横向与视觉传达、媒介公关等艺术类专业合作并建立产学研理论与实践平台;内部设定互动媒体研究、用户体验及易用性研究、数码影像与非线编研究、虚拟与增强现实研究、动画与CG时效研究方向;外延与数字媒体技术和电子信息工程等相关专业串联,依托本校特色,完成了跨学科联合教学的教学改革和课程群建设,取得卓越成效。
  学分制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在普通高等教育中推行的管理方式。它是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下的必然趋势。通过选课制、目标管理、弹性学制等管理手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规划的专业方向和兴趣,具有较大自由度地在本专业方向内部课程及跨专业、跨院校间自主性选课。通过学分制管理来扩大学生选择课程的空间,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视野,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结构。在艺术类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中国美院、广州美院在1992年始便开始为学分制改革做准备;1995年中央美院在新生中试行学分制;1996年南京艺术学院展开学分制试点工作。由此,学分制教学改革在全国陆续推行。
  “艺术设计”学科,呈现出鲜明的交叉性和跨学科的特征,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潘鲁生教授在艺术设计专业进行学分制改革、选课机制的完善及课程设置上都给予了专业指导与问题分析。他指出,学分制改革最终带来的益处是建立一种较为灵活的教学模式,从课程选择和教师选择上都要给学生尽可能大的自主选择空间。尤其在课程的拟定上,需要各个专业有相对独立体系且保证能体现专业交叉点的课程所有量,突出课程的针对性和特色。专业基础核心课程要保证足够的比例,而选修课程需要具备较强的前瞻性、科学性。加强课程本身的深入研究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淡化专业界限,形成教育教学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以此实现艺术教育的必然性改革。
  二、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科发展与课程建设
  (一)专业培养方案改革与“突出课程·淡化专业”教学理念建立
  2014年5月,北京联合大学完全学分制改革率先在生物化学工程学院展开,继而,完全学分制改革是学校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校长卢振洋就改革的目标、方法做了指示。他提出:高校教育是大学生提升整体素质的过程,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办学目标,推动完全学分制改革,让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修业年限,改革的核心目标就是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课程建设的时候考虑的角度要发生变化,教学模式要多样性发展。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