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音响社的作用,以点带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进行操作要求讲解,起启发引导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敢想敢做。同时,教师应记录学生在技能训练中的表现,集中指出操作要领。具体步骤及安排如图3所示。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最主要的工作是启发引导学生制定好音响系统方案和解决多话筒的调试技术,这是教学难点。要突破教学难点,教师需要与学生一起分析实际的环境建筑声学,声场特点以及实际的观众分布情况,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符合实际要求的音响系统方案和示范、讲解多话筒的调试要点。
通过组织学校文艺演出的音响调音实践教学,可以获得与岗位相关的工作经验,真正做到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增强学生专业技能和适应岗位工作的能力,为其就业创造有利条件。
(五)开辟第二课堂,以点带面提高教学效果
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我校每年都组织学生参加中级调音师职业资格考证,将职业资格认证与毕业结合起来,把获取中级调音师认证融入教学全过程,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而且也使职业教育真正融入学历教育中,保证了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专业音响在课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特别注意将行业标准以及考证知识与教学紧密联系起来,注重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应用技能,为学生就业上岗创造了良好条件。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布鲁姆(BenjaminS.Bloom)提出了“掌握学习”理论:掌握学习的基本思想是只要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和恰当的帮助,那么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达到掌握规定的目标。换句话说,许许多多的学生之所以没有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其原因不在于智力方面,而在于未能得到适合于他们不同特点所需要的教学帮助和学习时间。
专业音响课程很重要的任务是音响系统的安装调试,学生要具备系统的安装调试能力需要经过大量的实际操作训练,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根据布鲁姆理论,笔者创办成立了音响社,鼓励学习专业音响课程的学生积极参加音响社。音响社团成员是学校各种大型活动音响准备的技术骨干,利用专业社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得到更多实际的锻炼,并且利用音响调音技术较好的社员对其他学生进行技术传授,采用自主学习、技术培训及经验交流,提高教学效果,是一种群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相结合的有效教学形式。
笔者把音响社分成若干小组:升旗音响组、会议报告音响组、文艺演出音响组、校运会音响组、宣传展示音响组、公开课音响支持组等。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不同的小组负责不同的任务,教师在学生实施任务过程碰到问题现场指导解决。为了更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根据各小组任务完成情况采取不断变换小组的任务,这样变换几次任务后,所有的社员都基本熟悉和掌握了学校所有的音响系统,学生的音响知识和技能在任务的实施过程中得到巩固和提高。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参加音响社的学生指导和带领该班学生学习音响技术,起到以点带面提高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单靠课堂上学习专业音响知识和技术是非常困难的,成立音响社团可以大大促进专业音响课程的教学效果,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和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又提高了学生学习专业音响课程的兴趣,使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从而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
四、专业音响课程采用真实情境教学的作用及意义
(一)作用
1.解决了多话筒调试的关键技术问题。大型演出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就是多话筒的调试,因为调试话筒存在声音反馈问题,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啸叫问题。在实训室学习话筒调试一般都是采用1到2支话筒,多话筒的调试一直是困扰专业音响教学的一个教学难点,然而,大型演出这种少则十多支话筒,多则几十支话筒又是必需的,因此,多话筒的调试技术是音响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组织大型演出的音响调音实践教学就能很好地解决多话筒调试的关键技术问题,使学生掌握了这种调试技能和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
2.解决了系统设计、调试的关键技术问题。专业音响设备对使用者有很高的要求,对各种器材的功能和使用都要十分的了解,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精确地听音能力、极强的调试水平、强调故障诊断与排除能力,难点在于进行系统的设计和调试。
3.在实施过程中促进了师生双方的教学互动。在任务实施过程中,采取教师指导、学生主导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制定实施方案,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在系统安装调试过程中,教师以旁观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发现问题指点解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独立自主精神,无形中学生的能力在过程中得到提升、经验在过程中得到积累。
4.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通过组织大型演出的音响调音实践,经过精心准备,,严密组织,方法使用得当,通过教师和学生们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互相启发、互相交流、互相借鉴,促进了专业能力的提升以及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合作能力。
(二)意义
该教学模式突破了三个教学难点:
1.突破了实训室无法模拟的实训任务,例如,大型会场音响的布置、多话筒的调试、临场特殊状况的处理等,实训室是无法模拟出这样的工作环境的。
2.突破了学生在任务实施过程中的心理障碍,在现实大型演出过程中有上千以上的观众,要求苛刻,不能出现失误,给调音师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如果调试操作失误,该调音师的声誉就会受损,给日后工作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但在学校进行的大型演出情况就有所不同,在演出过程中学生出现操作失误在所难免,教师和同学们都会理解,进行调音操作的学生心理压力相对较小,一般不会造成心理障碍。
3.突破了传统教学中学生获得的经验与实际工作经验存在很大差距的教学难点,采用真实情境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日后工作积累经验。
从2008年至今,我们学校开设专业音响课程已经有好几个年头了,为社会输送了不少专业音响人才,从毕业调查反馈回来的信息可以知道,我们学校毕业的学生很快就能胜任岗位工作,很多学生刚到企业上班就被独立派去完成音响安装调试任务,毕业生的工作态度和能力得到企业的一致好评,我校的不少毕业学生已经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实践证明这种真实情境教学模式适合我校专业音响课程教学,教学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杜庆军.新时期“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电子与电气教研会第三届教育教学研究年会优秀论文集.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校刊,2016.
[2]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