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媒体的增加,高校新闻专业的新闻摄影课程需要进行教学改革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通过改变教学方式,增加实训实践来培养更为优异的人才。
[关 键 词] 新闻专业;新闻摄影;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1-0160-01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我们对新闻传播工作者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新闻传播职业也有了更高的期待,这时,原有的新闻摄影一课就出现了许多问题,比如,不利于培养出摄影水平更加高、精、尖的人才,学生牢记新闻摄影理论却不会运用到实际中等,因此为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了教学改革,改变教学方法、增加实训机会等,致力于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一、高校新闻专业新闻摄影课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媒体的不断创新,人们对新闻工作者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摄影的要求也不断增高。而高校新闻专业新闻摄影一课对于摄影的讲解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仪器不够新,学习内容有些许老旧,学生理解理论,但不会运用到实际等,我们将以上问题进行总结,归纳为以下两点:
(一)学生所学内容狭窄,教师摄影技能不专业
高校新闻专业新闻摄影一课相对较为复杂,但学生学到的内容比较零散。因为课时不够的问题,有的学校选择重视新闻摄影理论,有的学校选择重视摄影技术,但很少有学校两者都能重点讲解。并且,我们还发现,新闻专业的摄影教师大多为本系教师来教授,其他少许学校聘请退休的摄影记者教授。而教师的摄影技术相对不够专业,学生学习起来更是没有动力,掌握不扎实。
(二)学生动手能力较弱,无法理论实际相结合
我们发现,高校中的很多新闻专业学生理论和技术的知识都相对较为扎实,但却不会将自己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真正的摄影实践中。在一般高校新闻专业新闻摄影一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只学习理论和技术,除了期末和平常的少许作业以外,并没有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的机会,以至于学生摄影不熟练,更不了解新闻媒体行业的需求,眼光仅仅局限在校园内,不知道如何摄影才能满足社会媒体的需求。甚至有的学生仅仅在有新闻摄影一课时学习一些知识,该科目结课后,立刻不再复习,等即将工作才发现,,自己根本不会摄影了。
二、高校新闻专业新闻摄影课教学改革实施的策略与方法
高校新闻专业新闻摄影课存在着一些问题,使高校毕业生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上的工作,无法将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为解决此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两个解决策略:
(一)不局限于一种教学方式,走出课堂,多运用多媒体
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习到更多新闻摄影方面的知识,我们首先应该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模式,可以多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将理论细化教授学生,这样可以激起学生学习新闻摄影的兴趣。还可以让教师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自主摄影,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比如,可以创建属于各个班级的公众号平台,让学生轮流来负责排版、摄影、组稿等,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充分将理论应用在实际中。还可以以系为单位,船舰属于新闻系的系报,并固定系报上的几大版块,比如:日常生活、学校新闻、近期注意事、学期时间安排等几大版块,并要求每个版块中要有至少几张摄影作品。这样在锻炼学生摄影能力的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排版、写作等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够在校内练习的平台。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创建属于新闻专业学生的摄影展。邀请媒体的摄影记者、各个高校的专业教师对摄影展进行专业的点评。还可以对参加摄影展的学生进行奖励,并评出摄影展的一、二、三等奖,分别再进行奖励,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参加活动,自主实践的兴趣。
(二)建立校外实践基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在改变教学方法的同时,教师还应该联合学校,一起创建或联系校外的实训、实践基地。让学生能够走出学校,步入社会,自己找自己的不足之处,加以改正。这样可以避免学生眼光相对狭隘,不能了解社会需求的问题。还可以联系本地的一些电视台、出版社或者网络媒体平台,让学生可以在寒暑假进行实习或见习,既能充分利用假期时间,还可以收获到知识经验,将理论、实际相结合。学校还可以将学生的新闻摄影作品,或较为完整的新闻稿件投向本地的一些媒体公司或网上的一些媒体平台,并且给予学生相对的奖励,包括加分奖励和物质奖励,激发学生进行创作的兴趣。让学生自主去接触媒体工作,了解社会对于媒体稿件的需求,更有利于学生之后的学习和工作。
综上,我们应该进行教学改革,改变教学方式并提供实践基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理论、实际相结合,提前接触社会,了解新闻媒体。
参考文献:
[1]赵英丽.新媒体环境下对高校《新闻摄影》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2(S3).
[2]石宏伟,马志紅,宋雁超.媒介融合时代新闻摄影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