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役其所长,避其所短

2017-05-30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摘 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模式也随之进步,资源在互联网上被共享,学习成了一种课题,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存在,信息化教学随之兴起,中职语文的信息化教学也逐步深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信息化教学教师更应该清楚其内涵,了解其必要性,正确看待信息化教学,这样才能扬长避短,让信息化教学有效实施。
  [关 键 词] 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必要性;扬长避短
  [中圖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2-0145-01
  信息化教学是现代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建立在信息技术之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习者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对当前所学知识进行现实的运用和解读。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在目前的教育中已不是个别现象,中职语文教育中,信息化教学也是一个大的趋势,但是,如何正确认识信息化教学、如何扬长避短,让信息技术在教育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优势则是一个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信息化教学的内涵
  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的普及,人们对于信息化这个说法已经不再陌生。不过,对于信息化教学的概念,人们常常会有一个误区,即信息化教学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再简而化之就是上课时利用一点现代信息技术。这样的观点不能说是完全错误的,因为信息化教学的一个支撑就是现代信息技术,但是,信息化教学不能忽略一个重要的组成,即现代教育思想理论。新中国电化教育的奠基人南国农先生曾经有一个概括“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现代信息技术=信息化教育”,这也充分说明了一点:要实现信息化教学,我们要利用信息技术,但不能忘记教学才是中心,要实现教学目标也要运用教育理论,两者相辅相成才是信息化教学。
  二、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可以提高语文课效率
  中职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很少有特别的关注,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语文教师上课的方式过于简单,很难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进入状态。比如,在教学中要学习马丁·路德·金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如果教师只用了一个PPT或者干脆口头讲解,是无法传达这篇演讲稿的精髓的,毕竟这是一篇演讲,情绪和氛围最重要,那么教师不妨借用网络搜到这篇演讲的音频资源或者视频资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这篇演讲表达的感情。
  (二)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资源共享是网络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只要在互联网上出现过的资源,我们都能搜寻到它的踪迹。在现代教育中如果搁置这些资源不用,那么只会是教学的损失。因此,信息化教学就是要求教师和学生都学会利用这些便捷的资源,学习在现代社会已经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实现授课,而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比如“世界大学城”就是典型的虚拟社区,在这个社区中你可以无视空间的限制,在这个社区里你可以向所有人学习,寻找你所需要的学习资源,实现终生学习的目标。因此,信息化教学,就是对各种资源的利用,突破传统的教学束缚。
  三、信息化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意指事物用之得当则有利,反之则有弊。信息化教学为传统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让我们看到了它的优势所在,但若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教学不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笔者结合自己的中职语文教学实践,总结出语文课堂信息化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一)信息技术只是教学的手段,不能本末倒置
  信息技术用于教学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人的作用,更好地传达知识和文化,而不是教学的主角。很多时候,信息技术往往占据课堂的绝大多数时间,一方面,教师在准备课堂的时候花太多心思在课件的吸引力上,而忽略了强调学习内容;另一方面,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往往被诸如视频、歌曲这些东西吸引,没有专注于教师所要传达的内容,而过分关注多媒体中的事物。比如教师在讲授古诗的时候,如果太注重课件的精美和一些具象传达,那么学生就会被转移注意力,对古诗的韵律和更深层次的意义就很难感兴趣。
  (二)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不等于自由散漫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一个特点就是让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参与性,让学生学会自己解读和理解所学习的内容。但是,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是,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并不意味着他们在课堂上可以是自由散漫的,让学生主动、积极的意思是让他们始终可以跟随上课的进度,跟随课堂思路来一起学习、一起讨论。因此,教师应该把握好一个尺度,比如在进行口语交际的上课内容时候,如果课堂变得杂乱无序,这就不是积极的表现了。教师建立一个积极有序的课堂,学生才会主动参与。
  在大力提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大背景下,信息化已逐步走进课堂。信息化教学看似是一种教学的捷径,其实不然,越是可以利用庞大的资源和便捷的手段,教学者就越应该思考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如何引导学生成长,因此,教师应该让先进的技术和理论做到真正服务于教育,役其所长,避其所短,实现有效的信息化教学,达到教育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春梅.中职语文教学信息化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12(12).
  [2]张秋宏.信息化环境下中职语文课教与学方式的探讨[J].学周刊(C版),,2014(9).
  [3]王文平.对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6(1).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