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理实一体化模式下的服装专业的教学设计中,学生通过完成典型的工作任务,实现了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从而实现由“形而上”的理论到具象经验积累再到深入理解的质的飞跃和升华,避免了知识的过时,实现了课堂的有效教学。在教学设计中工作任务的组织编排要按照难易程度及学生的理解层次来相应地设置;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也是不断地动手实践、探索求知、反思、求证理论的过程,从而构建了以项目为主导、工作任务驱动的教学设计模式。
[關 键 词] 理实一体化;服装;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2-0158-02
安德森(Anderson,1982)、史蒂芬森(Stevenson,1994)、皮肯思(Perkin,1993)等人根据知识的内化程度和知识的功能,把知识划分为三类:陈述性知识(Presitonal or decla-
rative or conceptual knowledge)、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倾向性知识(dispositional knowledge)。陈述性知识来源于外部世界,是客观事物及其联系在头脑中的反映,,这类知识的学习主要依靠理解和记忆;陈述性知识主要来源于主体的活动,是多次实践的结果;倾向性知识决定了前两类知识的创造、学习和运用,主要通过个人长期的经验积累和情感体验而获得。理实一体教学模式的研究,把程序性知识放在优先位置,偏重实践和应用的内容。“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设计,是在实践中把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科学地、有效地转化到生动而有趣的教学平台中,在实践中加以验证,使学生从实践中得到感性认识,并将感性认识自觉地上升为理性认识,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一、教学背景
服装设计基础是服装专业的主干课程,它立足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本实践课程项目根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顺序,分解为三大模块,分别是:服装设计中点、线面和体的运用。通过前期服装设计的相关课程《“点”石成金——服装设计中“点”的运用》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服装造型设计中点的基础知识及运用的初步内容。下一步,就是由“点”入手,汇集成“线”,用“线”进行服装的造型设计。
教学目标分析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线的概念;理解并掌握线的分类及运用方法和线的构成方式,能够在服装设计中进行灵活的设计表现。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工作任务的引领下感知体验、实践操作、探索求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概括设计思想的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做中学、学中做,在愉悦的情境氛围中领略知识,提升专业素养,同时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谦虚好学,细致认真的专业态度。
二、教学流程
“理实一体化”教学设计是以学生为中心、工作过程系统化、情境化的学习领域的教学模式。就本节教学案例而言,其教学程序可以按照教师活动、工作任务、学生活动三条主导线索而进行。
三、教学过程
(一)项目背景回顾
教师:引领学生回顾前阶段学习的《“点”石成金——服装设计中“点”的运用》的内容,并回放学生上阶段的设计作品。
(二)情境导入,引领课堂
教师:播放一段服装设计大师Iris van Herpen的时装秀,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设计师是如何运用不同形式的“线”来体现服装的美感的。学生在欣赏视频的同时思考教师的提示语,并逐步进入课堂角色,初步感知线的设计。
(三)提出工作任务
学生:欣赏时装设计大师Iris van Herpen的时装秀。
教师:通过分析模特穿着的服饰,教师引导学生直观地感知以“线”作为造型手段的表现手法。学生欣赏图片,并通过直观对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明确本节课的工作任务:校服装设计工作室接到一批新的订单,客户需要定制一批舞蹈演员的时装。所以工作室的同学需要运用“线”为元素的设计手法,为舞蹈演员进行创意服装设计。
(四)工作任务分析
工作任务可以分析理解为对“线”元素的概念、形态、构成方式的理解和把握,以及把相关知识点在服装设计的实例中实施的一次任务,并依托技能大赛项目“款式拓展设计”,把工作任务分解成四项子任务来学习、掌握和实施。
学生:思考工作任务。
教师:将工作任务分解成四项子任务:
子任务一:理解线的概念;
子任务二:掌握线的分类;
子任务三:掌握线的构成方式;
子任务四:线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教学设计目的:使学生明确本次课程的学习任务。
(五)理论讲解分析
教学任务及过程:线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的相关内容。
1.垂直线在服装中的运用。
2.水平线在服装中的运用。
3.斜线在服装中的运用。
4.几何曲线在服装中的运用。
5.自由曲线在服装中的运用。
学生:观察图片,并思考问题。
教师:放映“线”作为服饰设计元素的图片,引导学生从更深的层面进行思考。
教学设计目的:通过形象的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内容
(六)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工作任务
教学任务及过程: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工作任务。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工作任务,并指导学生解决以下内容:
1.小组分工协作是否协调、合理。
2.工作任务实施的切入点是否合理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