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浅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歌曲弹唱能力的培养

2017-06-03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而言,幼儿歌曲弹唱能力是必须要掌握的一种技能,学生该能力的培养对毕业找工作有很大的作用,同时对未来幼教工作中开展音乐艺术活动也有很大的影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只有具备这种良好的能力,才能在日后幼教工作中得心应手,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艺术审美情趣。在分析中职毕业生幼儿弹唱能力不足的基础上,分析了在幼儿歌曲弹唱能力培养中,钢琴伴奏是基础,演唱能力是关键,并提出了几点培养措施,希望对我国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有借鉴作用。
  [关 键 词] 中职学前教育;幼儿歌曲弹唱能力;钢琴伴奏;演唱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2-0066-02
  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中,幼儿歌曲弹唱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技能,对提高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与幼教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学生弹唱能力较弱的原因分析
  (1)学前教育专业本身技能要求比较高,需要较长时间的掌握与积累。专业学生必须掌握基本乐理要求,根据旋律判断并选择调式、左手和弦及肢体动作;学生拥有弹奏与演唱双重身份,因而键盘基础与手指能力必须要强,掌握键盘位置与常用调;学生还要有一定的声乐气息控制力,咬字规范、吐字清晰,才能洪亮、清晰、优美地表达歌词感情;自弹自唱并非两种技能的简单叠加,需要经过长期专项训练才能获得这项复合技能。(2)学生没有系统地进行键盘弹奏基本功训练,手指能力不强。由于大部分学生缺乏键盘专项训练,不熟悉键盘位置,这也是本专业学生面临的重要学习障碍。(3)学生没有足够的练琴时间,作业质量不合格。专业课程设置比较多,学生练琴自修时间比较少,且琴房开放时间有限,导致学生不能及时消化、掌握课堂所学知识,没有形成量的积累,那么质的转变也就无从谈起,因而也就难以形成手指技能技巧。(4)在声乐方面,学生训练不够科学系统化,缺乏一定的变通能力。学校没有设置专业声乐课程,因而学生就得不到持续、系统而有效的训练,演唱歌曲时就无法自如地表达歌曲意境。(5)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学习不够主动,缺乏自信心。
  二、钢琴伴奏是基础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儿歌弹唱时,钢琴即兴伴奏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这也是培养幼儿歌曲弹唱能力的基礎。如果对某首儿歌缺乏即兴伴奏,只有演唱,那么就无法弹唱此首儿歌。所以,在儿歌弹唱过程中,训练学生对儿歌的即兴伴奏是基本的也是主要工作之一。学生儿歌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一)扎实稳定的钢琴弹奏基础训练
  对于钢琴演奏而言,弹奏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儿歌伴奏能力,因此扎实稳定的伴奏基础是做好儿歌伴奏的前提。在钢琴基本训练中,必须要强化训练学生在音阶、和弦、连奏及跳音等方面的演奏技巧。在初级学习中,学生要能够弹奏出较多的练习曲与乐曲,通过反复训练,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乐曲长短、风格特征、音乐变化及表现等,以此为儿歌弹唱奠定良好基础。
  (二)掌握基本的儿歌伴奏方法
  在儿歌弹唱中,掌握基本伴奏方法是非常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为儿歌伴奏过程中,学生要明白所选儿歌做什么,掌握伴奏步骤。首先,视唱儿歌曲谱,明确其调式与调性。其次,为其编配相应的和弦。再次,根据歌曲表达的情绪,确定伴奏音型。待学生搞明白这几个步骤后,,就可以开始弹奏练习。必须要注意的是,在这整个步骤中,为儿歌编配和弦最关键。和弦编配与大小、民族等调式理论知识相关,学生必须要掌握这些知识。比如,在大调式儿歌搭配伴奏时,所选正三和弦与属七和弦为:Ⅰ、Ⅳ、Ⅴ(Ⅴ7)等,此时就要求学生明白这些调式弹奏的和弦分别是什么,并能够准确熟练地弹奏出来,从而有效掌握儿歌配伴奏技巧。
  (三)为不同调式儿歌进行即兴伴奏
  中职学生掌握儿歌伴奏方法后,就要加强训练,采用一首儿歌反复训练后方可弹奏出来,在此基础上确定学生是否有效掌握了儿歌弹奏的技巧与伴奏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都难以真正做到这一点,这就要求教师不厌其烦地教导学生,同时教师个人也要掌握不同调式的儿歌,并能够灵活地弹唱这些儿歌,这样在教导学生时才更有说服力。
  三、演唱能力是关键
  对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而言,幼儿歌曲弹唱与演唱是密不可分的,儿歌演唱的好与坏对儿歌弹唱水平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很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钢琴弹得比较好,但演唱声音却不大,要么没有表情,要么就是调不准;要么会弹不会唱,要么会唱不会弹。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训练学生的演唱能力。
  (一)学生气息训练
  对任何歌曲演唱来讲,气息都是非常关键的,其是歌曲演唱的基础,没有气息的演唱缺乏生命力与感染力,令人感觉苍白无力。在日常训练中,可以通过闻花、吓一跳等途径来进行气息训练。用口鼻保持住吸进来的气,再通过数数或吹蜡烛缓慢地呼出气息,通过反复训练,就能够保持流畅、均匀的气息。
  (二)共鸣训练
  在演唱儿歌时,共鸣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对学生加强共鸣方面的训练,特别是头腔共鸣训练,通过此项专项训练,使学生发音更加洪亮,并且促使声音形成一定的穿透力。在进行头腔共鸣训练时,可以通过在高位置喊人、哼鸣等手段将声音传递到眉心位置进行训练。可以通过朗读法来进行口腔共鸣的专项训练。
  (三)声音位置及咬吐字训练
  在幼儿歌曲演唱过程中,声音位置训练主要是通过高位置发生法来实现的。在实际教学中,不用告知学生如何寻找高位置,引导学生打开口腔,上提笑肌,发出“eng、ing”等声音就会获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在每首歌曲演唱中,学生必须要清楚、标准地咬字、吐字,在实际训练中,主要通过富有感情的朗读或绕口令等方法来进行训练,确保发音字正腔圆。同时要注意字头、字腹及字尾等发音必须要到位,才能确保整个发音圆润、动听,具有一定的穿透力。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