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谈如何提高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水平

2017-06-05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摘 要] 重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优化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更加顺利地步入社会,成为行业的佼佼者。立足于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提高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水平的策略。
  [关 键 词] 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教学水平;改善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2-0113-01
  随着中职教育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逐渐突显出来。在信息时代,计算机操作能力已经成为社会衡量人才质量的必要标准。无论学生学习什么专业,都要学好计算机基础课程,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方法与各类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
  一、優化计算机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
  更新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对于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有直接影响。在中职学校,学生学习不同的专业,有着不同的职业目标。从学生的专业特点入手改革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内容的个性化程度,有利于学生所学计算机知识应用价值的提高。从文理来讲,文科学生与理科学生对计算机操作能力有不同的要求,对于自身的职业定位也不同。教师选择针对性强的教学内容,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贯彻职业教育的理念,才能让学生在走进社会之时找到稳妥的工作。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让学生学习未来个人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计算机操作知识与方法,才能提高学生的竞争力。比如,针对机械专业的学生,教师要设计机械相关软件操作方法内容,让学生熟悉计算机键盘与操作系统,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加熟练地利用计算机设备操作软件,制作工作报告;对于文秘专业学生的职业需求,教师应当将汉字录入与表格制作视为教学重点内容,在计算机基础教学活动中丰富学生的见识,促进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的提高。
  二、优化计算机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水平
  在科学教学内容的支持下,教师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更加高效。但要为学生个人综合能力发展提供便利,教师还要积极更新教学形式。更新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形式,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思想,改变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的传统教学手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引导作用。教学内容的更新,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计算机基础学习资源。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设计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促进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比如在讲解办公软件的使用时,文字编辑是最为基本的教学内容。教师利用Word文档引导学生做打字训练,是课程教学的基本方式。为了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喜爱的文章或者微博短文作为打字训练的内容。鼓励学生以限时比赛的方式去参与到训练中,不仅有利于学生打字训练注意力的集中,还能让课堂更有趣味性,激发学生打字学习的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上的打字游戏引导学生在游戏中练习打字,促进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灵活化。
  三、平衡理论与实践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重视理论知识教学,轻视实践教学,是中职学校教育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中职学校与其他学校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与普通高中相比,中职学校具有职业教育的特点,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是中职学校的教育目标。要为特定的岗位提供操作型、技术型人才,决定了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式的特殊性。关注学生的技能水平提高,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融入大量的实践操作练习,才能让学生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使计算机操作技能成为个人专业技能的组成部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调整好计算机基础课程技能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平衡好二者的教学比重。
  比如在讲解幻灯片制作内容时,在45分钟的课堂中,教师要利用15分钟的时间给学生讲解幻灯片的制作方法,利用30分钟组织学生上机操作。在15分钟的讲解时间内,教师要设计学生自主探究的活动,给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多发挥解惑、引导作用。在30分钟的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让学生尝试,让学生在错误中成长。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让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水平得以提高。
  四、优化计算机教学考核模式,提高教学水平
  更新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核模式,利用比赛考核模式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督促教育工作者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有利于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在普通高中有高考作为检验方式,促进学生努力学习。而在中职学校中有职业技能大赛作为学生的动力源泉,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活动的推动下,中职学校应当积极组织各类职业比赛。将计算机技能大赛作为技能比赛的一部分,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认知,也能给学生提供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动力。
  中职学校应当定期组织计算机理论知识大赛以及计算机上机操作技能大赛,结合学生专业对于其计算机能力的要求设置比赛的内容与形式。利用不同的计算机理论题目以及实践项目给不同专业的学生设计最为科学的比赛内容与比赛机制,让学生在比赛活动中展示个人计算机能力,明确计算机学习目标,有利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效率的提升。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的重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满足社会的需求。做好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让学生的计算机能力成为个人专业能力的辅助能力,提高学生在人才市场中的竞争力,才能让中职学校的社会地位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傅梅珍.关于中职计算机基础课有效教学的思考[J].职业,2010(12).
  [2]李振江.浅谈中职计算机愉快教学法[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8).
  [3]兰秀芹.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1).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