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就业导向下的高职体育教学模式创新路径研讨

2017-06-27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研室,湖北 十堰 442000)
  [摘 要] 随着当今就业压力的日趋加大,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而高职体育教学作为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我国高职体育教学发展现状为切入点,继而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以及评价体系三个方面,着重探讨了创新高职体育教学模式的策略,以期为我国高职体育教学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 键 词] 就业导向;高职体育;教学模式;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6-0080-01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载体,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尤其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理念的指导下,高职院校必须不断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而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既要求学生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又要求学生能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这就对高职体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应当高度重视体育教学工作,积极创新体育教学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
  一、我国高职体育教学发展现状
  (一)教育理念陈旧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育理念陈旧的现象依然广泛存在于部分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中。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部分体育教师不能充分响应“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而是照搬照抄已有的教育理念,将知识强制性地灌输给学生,忽视了学生的就业需求,从而大大地降低了体育教学的效率,更影响了强健学生体质教学目的的顺利实现。
  (二)教育内容片面
  当前,部分高职院校仍选用内容陈旧的体育教材,其中空洞的体育理论知识和乏味的动作技能在学生的就业中缺乏一定的实用性。这就导致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的严重脱节,降低了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积极性,而且无法指导学生有效解决实际工作过程遇到的困难。
  (三)评价体系单一
  以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考核标准是大多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主要评价方式之一,学生的体育成绩往往由教师说了算,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仅有失科学性,而且有很大的局限性,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态度、出勤状况、心理素质等指标的考察。高职体育教育评价体系单一既不符合新课标对职业教育的要求,更难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全能型人才。
  二、创新高职体育教学模式的策略
  (一)以就业为导向创新高职体育教育理念
  高职体育教育工作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教育理念的创新化发展,更有助于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率的大幅提高。以就业为导向将社会、企业、工作岗位对人才的需求与高职体育教学工作进行有效的结合,以企业用人标准为依据,制定与社会发展需要相匹配的教学方法,树立高职体育教育的特色观。同时,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关怀,切实落实人文教育观,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职业素养以及学习、动手能力,从而让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力,促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团队,激发学生的工作热情并强化他们的团队意识,使他们能够赢得团队的认可,进而在企业中取得一席之地。
  (二)以就业为导向豐富高职体育教育内容
  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是高职体育教育的基础,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相关技能是高职体育教育的重点。以就业为导向将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职业体能胜任力训练、基本行为与职业素养教育贯穿于体育教育过程中,打破传统体育教材的局限性,将课外体育活动有效地引进课堂教学中去,保证体育教育内容的实用性和对学生的吸引力。此外,应当普及群众体育观念,并将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相结合,从而在为学生全面发展体育爱好创造条件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综合竞争能力,使学生能将所学的体育内容和养成的体育品质运用到就业实践中去,提升自身的就业力,最终达到“学”和“用”的完美统一。
  (三)以就业为导向完善高职体育教育评价体系
  完善的教育评价体系是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升的关键。以就业为导向完善高职体育教育评价体系。首先,应当让老师、同学以及学生本人全程参与评价,形成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营造企业评价氛围。其次,应当扩展评价指标,不仅要考核学生的基本体育知识和动作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要综合考查学生的行为表现、体育锻炼过程中的意志力以及心理素质,使评价内容综合化。最后,应当改变总结性的评价方式,落实导向性、发展性评价,促使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认识并提升自己,从而使教育评价功得以真正的发挥。
  三、结束语
  高职教育最基本的目标之一即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而高职体育教育作为中心环节之一,应当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高职体育教学模式的新路径,不断创新教育理念、丰富教育内容、完善教育评价体系,努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使其成为满足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黄海波,周文军.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新模式的构建[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1,22(2):81-84.
  [2]石晓晨,侯景明.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创新探索[J].当代体育科技,2016,6(10):8-9.
  [3]姜健.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新模式[J].职业时空,2016,12(3):51-53.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