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大学新校区理学院16级学科教学〈数学〉硕士班,西藏 拉萨 850000)
[摘 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学课堂中也逐渐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使数学课堂教学得到了迅猛发展,信息技术运用到数学课堂图形以及空间几何的教学中,更能够激发学生进行探索式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为了对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的学生对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的情况进行了解,设计了关于数学课程多媒体教学兴趣态度的调查问卷。通过对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高中学生的抽样调查以及对学生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兴趣态度进行分析,了解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现状。
[关 键 词] 信息技术;数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6-0081-01
一、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课程中应用的内涵
(一)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应用正逐步成为改良中学各学科教学的重要方法,特别是它对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对于教师而言,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与数学几何教学相结合,利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授课,既可以减轻教师的备课压力,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勤于动手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目前,多媒体信息技术运用是相当广泛的,故其定义也很难给出具体的描述。
(二)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多媒体信息技术为中学数学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持,脱离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让枯燥的数学学科变得更有吸引力。同时数学教师要有更强的学习能力,并对数学新课程理念有更加深入的认知和了解。在教授课程过程中,还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动态,用多样化的手段运用信息技术,达到教学效果的提升和促进。
二、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教学的结合
在数学教学中,抽象思维能力决定了学生对数学认知的深浅,而图形就是抽象思维的具体表现,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运用图形进行讲解,不但能使教学内容更加具体,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显著提升教学效果。特別是近几年来,多媒体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的广泛应用,使现如今的数学课堂教学更加完善有效。
(一)加强图形、图像在课堂中的具体应用
通过PPT课件、Excel、Flash动画、几何画板、超级画板等多媒体信息手段给学生呈现具体的数学内容,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形象化,而且利用多媒体能够加强学生的抽象思维训练,激发了学生对问题进行具体的探究的欲望。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能够从全方位、多角度给学生提出问题,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如教师在讲授《空间几何》时,可以利用超级画板,在三维空间中给学生进行展示教学,利用超级画板的画图功能给学生进行立体几何的教学,使一些特别复杂的立体图形能够更好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降低空间几何的学习难度,也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空间几何,提高学生对空间几何的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解决几何问题,也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问题永远都是最好的老师,尤其对于中学生而言,问题会激发他们对事物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努力向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向努力,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利用多媒体设计一些适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问题情境来加强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能够主动去解决数学中遇见的问题,最终达到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创设动态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华罗庚曾说过:“人们之所以会对数学产生一种枯燥感,主要的原因就是数学渐渐的脱离了实际。”数学本是从实际中产生的,但却消失在实际当中了,仅仅成为一种理论。因此,我们应该更加充分利用一些数学教学软件来增加数学的生动、直观性,使抽象的数学公式变得具体可视化,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圆锥体积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圆锥体积是一个不规则的立体图形,求体积是非常困难的,通常运用的方法是——割补法。而要进行割补就需要运用多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割和补的过程分别通过多媒体演示出来,这样学生也比较容易理解,教师授课也比较方便,而且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教学效果也更加明显。
在情境教学中我们要特别注重以下几点:
1.在情境教学中,教师自始至终都只是一名引路者,只有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才能提供一些必要的指导,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2.在情境教学中,教师必须明确具体的方向,不能盲目地让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在此之前,教师可以自己先体验教学情境,自己先感受一下效果如何。
3.在情境教学中,一定要保持师生之间的一种融洽关系,不能使学生在学习之前就出现负面情绪。
4.在情境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当学生的新认知与旧认知有矛盾的时候,教师应该及时帮助学生化解这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