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梧州财经学校,广西 梧州 543003)
[摘 要]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与计算机的有机结合,可以实现数据化管理。通过对当前有关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教育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岗课对接的必要性,针对问题提出有效方法,促进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的岗课对接,最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 键 词] 岗课对接;会计;电算化专业;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6-0040-02
会计电算化即计算机会计,,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具体而言,就是利用会计软件,在各种计算机设备中替代手工完成或在手工下很难完成的会计工作过程,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
当今社会是一个经济社会,对经济的管理和核算离不开会计人员。会计职位存在于各行各业中,学校、企业、银行和政府部门等都需要会计人员。所有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只要有经济活动,就要进行会计核算与监督。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是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毕业后的主要接收单位。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正日益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各类行政、企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也因此产生了新的变革。并且,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复合型人才,追求优秀的专业技能和优秀的知识教育。因此,各大用人单位在招聘会计时均将会计电算化作为一个硬性要求,从而招聘优秀员工。但是,有关学校老师在会计电算化专业教育教学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目标不明确等,严重影响了专业教学,阻碍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从而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一、会计电算化的优点
(一)提高会计核算的水平和质量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与计算机的结合,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可以提高会计核算的水平和质量,提高计算准确度,缩短会计计算周期,提高工作效率。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只要会计凭证录入计算机,即可审核入账,形成最新的账户余额和发生额资料。而人工进行核算时,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出现核算问題,导致结果不对,影响工作质量。
(二)提高企业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
在手工操作环境下,受人工处理信息能力的限制,企业的日常管理很难建立在科学及时的定量决策基础上,管理和决策的随意性很大。而会计电算化则能实现定量完成,从而提高企业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
(三)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会计电算化利用电脑进行工作,高效快捷,有效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人工进行核算时往往周期很长,而会计电算化则利用固定的软件程序工作,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育教学现状
(一)教学目标存在问题
有关学校老师对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目标的定位存在问题。由于应试教育的要求,老师在课堂讲课以及考试考核中注重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古板无聊,教学效率较低,学生学习动力不高。还有就是针对各种会计资格证考试、等级考试等进行教学,学生重点掌握这方面内容,忽视了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久而久之,这种教学方式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于岗课对接。
(二)教学设备缺乏
有些学校由于资金不足,在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中,教学设备缺乏,没有专门的机房供学生使用,学生只能在公共的机房学习。另外,老师不能充分利用先进技术进行教学,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机交互式学习,从而影响学生学习进度,阻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
(三)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由于会计专业是和经济、数字打交道,对不同数字通过不同计算方法进行整理、统计和核算等,有些计算方法比较繁琐复杂,学习比较枯燥无味,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降低。并且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职业学校的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起来比较困难等,这些原因导致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育教学出现了问题。
(四)实践教学环节比较薄弱
有些学校在教学会计电算化知识时,过分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忽视了实践教学。因此,实践教学环节比较薄弱,大部分学校没有案例分析课,只是进行课堂教学和上机实验教学,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提高,达不到企业的要求。因此,学生能够从学校毕业,拿到毕业证书,但到应聘工作时就出现问
题了。
三、岗课对接的必要性
岗课对接即是指针对某一具体岗位,学校和企业紧密联系,学校负责培养学生,教授学生相关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学生毕业后去企业工作岗位能够很好地适应工作,完成任务。实现岗课对接,学校在培养学生时能够有效结合企业工作岗位,进行实践教学,旨在培养全能型人才,从而实现学校和企业共同发展。
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中,有关学校老师应该注重改革创新,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教学,实现岗课对接,针对岗位进行专业教学,以便于学生从容走向社会,促进会计行业的持续发展。
四、岗课对接与会计电算化专业教育教学的有效融合
(一)明确教学目标
针对出现的问题,有关学校应该明确教学目标,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从“三个层面”培养学生,即文化素养层面、岗位技能层面、职业道德层面。每个层面之间并不相互独立,而是相辅相成,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有效结合应试教育,在课堂上教授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期间可以关注会计有关信息,然后传授给学生,开阔学生眼界。会计等级考试只是辅助学生学习的一个考试,不应该本末倒置。在上机时,老师应改变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帮助学生提高实践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