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试论构建和谐社区的实现路径

2017-07-04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中国石化集团管道储运公司矿区管理中心,江苏 徐州 221008)
  [摘 要] 管道储运公司徐州基地社区在创建和谐社区过程中,从管理、服务、生态、经营、文化5个方面,阐述了和谐社区构建的基本实现路径。
  [关 键 词] 和谐社区;构建;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 C91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6-0186-01
  管道公司坚持“立足社区、整合资源、共建共享、服务居民、体现特色”的原则,探索出了一条“整合企业、社区、社会、政府资源要素”和谐社区构建的有效途径。
  一、社区概况及建设成果
  管道公司徐州基地社区建于1975年2月,占地面积109万平方米,现有住户5200多户,居民12000多人。社区2014年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2016年荣获“中国石化5A级文明和谐示范小区”,2016年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称号,并多次作为徐州市样板社区承接国家、省、级部门和政府的检查
  参观。
  二、助力矿区改革,全面推进文明和谐社区创建
  管道公司社區建设遵循石化集团社区改革发展方向,以调结构、增效益、惠民生为目标,为石化管道持续健康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的“大后方”。
  (一)提升管理促改革,实现社区之“和”
  管道公司在社区建设上,坚持社区“四化”管理原则,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完善体制机制,推进专业化发展,增强保障能力。
  1.规范化:社区建设主动适应企业改革发展新态势,持续完善了社区HSE(安全健康环境)管理体系,修订了社区消防等14项规范、11项社区应急预案、7项居民安全警示,提升了社区安全管理水平;实施了社区“三亮、八法、一测评”为民服务工作法,居民的满意度有了新提升;规范化的管理,有力推动了矿区改革发展的新步伐。
  2.智能化:按照“信息化”社区建设要求,持续完善了以2400为民服务热线为中心,辐射维修、收费等岗位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居民服务满意率达98%以上;实现了社区门禁管理信息化,做到了社区安全监控全覆盖。
  3.制度化:矿区以建设“五型”社区为目标,制定了《管道储运有限公司文明和谐示范小区创建管理办法》等七项管理制度,修订了《管理服务标准化手册》,制定了《工程建设承包商资源库管理办法》等10余项管理办法,推进了创建工作长效化、标准化和透明化。
  4.网格化:把社区分成16个片,建立了“党建、综治、民生、调解”为一体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实施五星级服务,实现了服务“零距离”、管理“全覆盖”、居民诉求“全响应”。
  (二)凝心聚力惠民生,融合社区之“情”
  矿区中心不断丰富创建内涵,提升服务品质,让居民有了更多的获得感。
  1.共建共管,构建和谐稳定社区。居民的社区参与是社区发展的内在动力源泉。管道社区实施了物业管理、居委会和业主委员会三位一体的共建共管机制,逐步实现从“单位管理型”向“居民自治型”社区的平稳过渡。
  2.凝心聚力,构建幸福祥和社区。马克思说:“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1]管道公司在和谐社区建设中,注重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将民生工程变成居民最实惠、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社区内拥有老年家庭病房、超市等设施,拥有游泳池、文体馆等活动场所,人均公共活动面积达30平方米以上。居民足不出社区,就可享受到从“油盐酱醋茶”到“衣食住行闲”的便捷服务。
  (三)换装播绿,构建生态宜居“美丽社区”
  管道公司社区建设按照“绿化、美化、园林化、森林化”的生态环保要求,使小区整体环境恬淡、雅致,建筑物、道路、绿地和广场和谐统一。社区绿地面积54.13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51.6%,有130余种植物,其中名贵树种30余种,有十几种鸟儿在社区中栖息。为社区居民创造了一个充满阳光、绿色、和谐、安全的生态健康宜居环境。
  (四)提质增效谋发展,探寻社区之“效”
  管道公司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着力推进“四供一业”分离移交及其他办社会职能,多方发力,释放社区创收增效活力。
  1.在开源节流上发力,在完善收费机制上落地。持续完善市场化收费机制,收取了有线电视和机动车辆停放场地资源占用费等费用;经过与电力公司多次谈判,改变了基本电费计收方式,每年可节约电费支出150余万元。
  2.在开拓市场上发力,在推动物业管理专业化上落地。2015年成立了徐州实华管道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并与常州彩生活服务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走物业公司联合发展道路;文体馆引进了22家培训机构,既方便了居民,又创造出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五)文化育人促文明,营造社区之“乐”
  一个缺乏文化个性的社区,是一个没有灵魂的社区。文化是社区的灵魂。马克思指出:“社会人的一定性质,,即他所生活的那个社会的一定性质”。[2]构建特色社区文化要植根于的社区历史文化,在继承中创新,才能够彰显独特的文化精神。
  管道社区居民以公司职工为主体,大多来自祖国五湖四海,传承着老一辈石油人艰苦奋斗、四海为家、乐观向上的石油精神,形成了具有石化管道特色的社区文化,凝聚着管道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4.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04.
  作者简介:刘凌,女,山东德州人,中国石化集团管道储运公司矿区管理中心党群工作部主任,哲学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