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这个资讯快速发展的年代,新的知识不断产生,持续的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中职课程最重要的教学任务是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才能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针对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思维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思考,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习策略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达到可持续发展。
[关 键 词] 思维;学习策略;信息选择;信息组织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1-0104-01
一、中职生思维现状
(一)认知思维能力不足
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内容比较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大量信息,但经常听过就忘,能记住的很少或很快就会忘记。主要原因是信息没有经过内化,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所以学习效率不高。这就像大量信息经过一个张大口的漏斗,匆匆通过但并没有被接收,这种学习方式严重影响学生认知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缺乏主动收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中职生普遍缺乏信息收集的意识,没有平时主动收集信息的习惯,更缺少有意识地收集某一方面信息的行为。而信息搜集活动是认知思维活动的起点,特别是会计这种财经类的课程和我们的现实生活联系还是比较多的,可以从银行或者身边做财务的亲戚朋友了解情况,由于学生平时不能有意识地搜集信息,掌握的信息非常有限。另一方面由于学生普遍缺乏搜集信息的能力,当解决某一问题需要搜集信息时,因为缺少经验,不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来自主搜集信息,而造成学习能力不强,影响学习效率。
(三)分析加工信息的能力缺失
中职生不懂得信息处理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对于信息的分析加工的能力缺失。学生可以从网络或图书馆找到大量信息,但没有检验信息的可靠性的意识,不能对信息的可靠性作判断。另一方面,学生不能从实效性对信息作出判断,去伪存真,选取可靠的资料。例如,笔者在会计课堂上让学生找关于增值税的知识点,学生可以很快从网络上找到相关知识点,但答案五花八门,不够准确。由于这类知识时效性比较强,近几年政策变化较大,所以网络上的信息都应经过分析才能选取。学生在对待书本上没有涉及的问题时,会表现得更加手足无措。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结果是很容易上当受骗。特别对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更是如此,这些都表明了信息加工能力的缺失。
(四)过度依靠经验思维,迁移能力不足
中职生思考问题的主要方法是经验思维,或者以经验思维为主体。例如,在会计教学中,学生在做练习时会依赖于课本的例题或者教师的笔记,倾向于以往的经验,若需运用能力的迁移,则明显的信心不足。当遇到需要绕弯的问题时,,他们不是积极想辦法解决,而更多的是降低要求或干脆放弃来减轻自己的压力。
二、注重学习策略,提升思维能力
(一)信息选择策略
信息选择策略是有效学习的必要条件,在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有效学习的前提。我们只有有选择地关注目标信息,才能够合理分配资源,并专注于相关的信息。信息选择策略让我们更多的关注目标信息,而不会被庞大的无关信息所迷惑,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首要条件。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加强信息收集能力,从可靠性、及时性选取合适的信息。教师可以加强学生信息选择的思维训练,让学生学会识别重要的信息,提取关键词,抓住重点内容,特别是会计专业的理论知识比较多,笔者在会计课堂教学中也尝试让学生自己找出关键词,通过上网或到银行有针对性地收集资料,意在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经过多次练习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二)信息组织策略
组织概括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等方式得以实现,如让学生自己组织概括所学的知识,理清自己的知识脉络。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找出最关键的词、句子;省略不重要的细节信息;删除多余信息;运用列提纲、建立网络、画关系图框架结构将主要信息和支持性信息连接起来;用概括句表达要点,或用自己的词句概括意义。
注重思考和理解笔记也是锻炼思维的好方法,让学生将思考后理解的重要信息,用自己易于记忆和熟悉的语言记录下来,作简要的、纲目式的笔记,既有助于识别重要信息,又有助于记忆,效果最好。这种记笔记的方式不是机械的抄录,而需要学生在思考理解的基础上,做笔记,简要的、纲目式的笔记,又大大地缩小信息量,而熟悉的语言又有助于与原有的知识点相结合。
(三)深加工策略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明确学习目标,尊重个体差异,切实有效地进行针对性教学。建立多元评价机制,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从而提高其思维认知能力。避免课程设计太简单每个人都高分的天花板效应,同时也避免太难,避免出现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获得很差的结果的地板效应。注重高元认知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提问,对低水平的问题保持宽容,鼓励学生提出与别人不同的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习策略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更好地
达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田晓芳.中职生的思维现状及教改[J].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2009(3):71-72.
[2]胡弼成,段炼,陈远位.中职生思维能力发展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9):28-31.
[3]马向红.中职教育需突破纯教育改革思维[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科学教育家),2008(10).
[4]李杰.要重视对大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10).
[5]郅庭瑾.为思维而教[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6]欧阳绛.思维是一种能量[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