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体育教学中为达到提高学员心理素质的目的,一般会选择开展素质拓展训练活动。素质拓展训练兼具了体能训练和实践训练两方面的内容。简要阐述素质拓展训练的起源,体育教学中开展素质拓展训练的意义,以及素质拓展训练在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途径。
[关 键 词] 素质拓展训练;体育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1-0056-01
一、素质拓展训练的起源
素质拓展训练最早是在1995年由香港引入的,引入后好评如潮,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我国目前很多地区都建设了专门的训练基地,素质拓展训练理念也被应用到各行各业的管理培训体系中[1]。拓展训练能激发参与训练者的个人潜能,在培养自身坚强意志和乐观态度方面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素质拓展训练则在提高沟通技巧、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以及提升参训者心理素质方面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素质拓展训练是基于传统拓展训练基础上的延伸性训练,不仅是体育方面,工商业团体和学生团体也都开始应用素质拓展训练,以达到心理、人格、管理等各方面的训练目标。
二、体育教学中开展素质拓展训练的意义
素质拓展训练的开展能够让体育学院进行体验式学习。将训练课程安排在户外,学员能够在精心准备的新颖、刺激的情境下展开训练,去体会、感悟、观察、实践,在接受训练时接受心理方面的挑战,启发思维,认真反思,对自身有一个全新的定位[2]。体育教学中应用素质拓展训练,其中的训练项目都是综合考虑了多数学员的需求而设计和实施的。素质拓展训练的开展能够为体育教学课程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其也是教育改革模式下的一种新型课程模式。体育教学要以素质拓展训练为载体,使学员体验到趣味性和挑战性,可帮助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
三、素质拓展训练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一)训练基地的选择和建设
体育教学中素质拓展训练的具体应用,要求结合院校的实际情况,包括设备、资源、师资力量、场地等,结合本校已有的课程资源,利用院校内部的训练场地或寻找外部场地全面进行素质拓展训练。训练基地不能盲目地选择,要适合学员,距离适中,院校自身训练场地设施设备都较为完备的,可以选择直接进行训练,距离较近,环境较为熟悉,学员适应性强。若院校的场地和设备不足以满足学员的训练需求,则应该给学校提出建议,完善设施设备,尽量使其达到要求,资金不够的则可选择与其他院校合作或就近选择合适的场地借用,距离不宜太远,,素质拓展训练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以免发生意外不能及时解决。另外,还要充分利用本校的训练资源,借鉴其他院校或其他团体较为成熟的资源,推动本校体育教育发展的同时,可进一步推动学校全面发展。具体训练时应该仔细检查设备设施以及场地的完整性,第一时间内消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安全训练为第一原则。教师和学员都应该严格树立安全意识,确保学员安全顺利地完成项目训练[3]。
(二)以学员为主体,针对性训练
与传统单纯性体育性相比,融入素质拓展训练的体育教学更能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特点,整个素质拓展训练开展过程中,学员都是活动的主体和重心,更多的在于学员通过自己身体力行的训练来感悟和思考,悟出对自身有益的思想和道理。而教练则担任引导者和监督者的角色,进行讲解、示范、监督、分析以及实时保障学生的安全,确保训练项目完成的正确性。整个过程都展现出了以学员为中心的训练,而不是传统教育模式中的单向阐述,充分提升了学员对训练的自发性和积极性,多数学员可全身心投入到训练中。在素质拓展训练的过程中,除了单独训练,也可以分组相互协作式训练,这样有利于拉近整个训练集体之间的感情,使队员之间产生良性的竞争,相互之间没有矛盾,提升学员的集体荣誉感。另外,根据不同学员的自身特點以及身体素质,应该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适当加强学员薄弱项目的训练程度,确保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三)先入为主,熔炼团队
素质拓展训练皆以体能活动为引导,激发学员对活动的认知以及活动中产生的情感。学员全身心投入训练才能获得最大的训练价值,这就要求教练引导学员整理好自身的情绪,全面准备接受自我挑战,在心理素质的训练和考验上,要求和鼓励学员挑战自身的能力极限,挑战的同时跨越了自身的心理极限,获得新的感悟。这就要求在体育教学中,教练要先入为主,熔炼团队,让学员感知团队巨大的凝聚力和爆发力,增强团队学员的责任心和参与意识,注重合作,相互帮助,克服困难,深刻地为自身、团队、学校、教练感到骄傲。在体育教学中,教练将在训练前确认训练目标和训练任务,将课程的内容、目的、要求以及训练要点仔细传达给学员,训练过程中充分尊重学员的主观训练意识,使其自发地在训练中感悟和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
四、总结
素质拓展训练以运动为依托,结合科学的培训方式进行训练,以达到提升学员心理素质的目的。综上所述,素质拓展训练的开展能够有效提升学员的心理素质水平,增强学员的团队合作意识,在体育教学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丽.素质拓展训练理念在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普及路径[J].高教学刊,2016(23):160-161.
[2]陈功兴.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项目化教学实践探索:基于素质拓展训练[J].高教论坛,2016(7):116-119.
[3]许金富,林瑜,江武贵.素质拓展训练对学生群体凝聚力的影响[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6(4):138-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