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畜牧业是我国发展的一个重点产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畜牧业也进行了调整。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人们对肉、蛋、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畜牧业也快速发展起来了,现在在畜牧业养殖的过程中开始了现代化的养殖,实现了养殖的规范化管理,节省了人力和财力。在现在的学校教学中,也开展了有关畜牧业的课程,为更好地实现现代化养殖提供了人才支持。
[关 键 词] 畜牧业;现代化;养殖
[中图分类号] S8-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1-0059-01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农业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变化。畜牧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随着人们的需求量不断的增大和外来产业的冲击,,如何才能实现畜牧业的优化,提高畜牧业的养殖技术,实现现代化养殖,是现在畜牧业工作者面临的问题[1]。本文对现代化在畜牧业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给广大畜牧业工作者带来一些参考。
一、畜牧业发展现状与对畜牧专业的要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蛋、奶和肉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食品加工厂、饲料加工厂和畜牧服务行业也逐渐发展起来,很多企业也随着市场的竞争发展成大型的企业。这些现象表明我国的畜牧业的发展处在一个稳步上升的阶段。尤其是随着强农富农政策的实施,加大了发展的势头,畜牧业的生产方式就在积极地转变,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经济中最具有增长点的产业。但是,在我国的畜牧业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我国农村的畜牧业仍然是以个体养殖户为主,传统的养殖模式和现代化的养殖模式并存,对新管理技术运用的有限,饲养条件比较落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食品安全问题,所以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的现代养殖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有效地增加农民的收入,实现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提供放心安全的畜产品,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可持续发展。很多学校也开展了有关畜牧业的课程,这也要求在学校的教学中,畜牧业专业能够使学生了解现代化机械,丰富学生的畜牧知识,为实现畜牧业的现代化生产提供人才储备。
二、现代化畜牧业的发展优势
畜牧业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型期,作为农村重要的支柱产业,有关部门应该加大监管力度,增加投资,实现现代化管理,促进畜牧业的发展,从而实现畜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稳步增长。
(一)现代化的运用可以使畜牧业养殖实现标准化
在农村的畜牧业中以牛、羊、鸡、鱼等为主,很多大型的养殖场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管理,但是也有一部分人仍然以传统的养殖为主,这样在养殖的过程中,由于饲养环境等问题可能会形成食品安全问题,也耗费人力。运用现代化养殖,全面建立质量保障体系以及现代化管理体系,可以有效提高饲养人员的专业素质。高素质的饲养人员在饲养的过程中,会严格按照国家卫生安全标准操作,并且利用一些高新设备,也可以很好地预防一些传染病,降低饲养人的投资风险。在食品安全上,由高级机器进行检测,则会避免一些有病的肉类流传到市面上,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二)现代化的运用可以使畜牧业养殖实现规模化
现在,畜牧业生产已经开始渐渐走向规模化生产,散养的养殖户也越来越少,在养殖户的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要合理地运用现代化的养殖技术,这样才能保证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在规模化的生产过程中实现专业化生产。这样对人才的要求也比较高,需要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中,不仅要学到有关饲养的技术,也要懂得相关的管理知识,为规模化管理打下基础。
(三)运用现代化管理实现生态化
学生在学习畜牧业知识的过程中,也会学到畜牧业与生态的关系,要运用现代化管理,用科学的方法,因地制宜合理搭配畜牧业的群落物种的特征,合理安排饲养结构,则可以更好地实现生态的经济效益,从而提高社会效益[2]。
三、加大宣传力度,更新畜牧业教学观念
在畜牧专业的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断地宣传现代化养殖的重要性和实用性,让学生从观念上重视现代化养殖,注重学习现代化养殖的技巧。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社会对畜牧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具备丰富的畜牧养殖知识之外,还要具有丰富的现代化养殖的技能,从而不断地增加学生的养殖知识,提升学生的现代化管理技能。
总之,畜牧业作为我国农业的重要产业之一,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运用现代化管理进行养殖已经成了现在畜牧业的必然趋势。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教学观念,并且加大宣传力度,让学生能够真正地重视现代化养殖,合理安排学生进入实际工作岗位去体验现代化管理的感觉,从而提升学生现代化养殖管理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熊本海,杨振刚,杨亮,等.中国畜牧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研究进展[J].農业工程学报,2015(S1):237-246.
[2]闫大柱.吉林省现代畜牧业建设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