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2017-08-12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摘 要] 心理健康教育是中等职业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对培养合格的中职人才具有现实意义。简要分析了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不利局面,提出三点意见,以供参考。
  [关 键 词]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1-0067-01
  中职生年纪在15~18岁,这一阶段是他们身体和心理迅速发展的时期,又被称为“第二断乳期”。调查显示,约11%的中职生存在心理问题,例如厌学心理、敌对心理、人际关系淡薄、忧郁等。这些心理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中等职业教育质量,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加强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是当前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课题。本人认为,想转变当前中职生心理健康发展不良局面,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突破:
  一、结合思想道德教育,双管齐下教育
  德育大纲指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理教育。”这句话从国家教育层面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之间的关系,即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职心理健康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拓展教学内容,结合思想道德教育,双管齐下解决教学不利局面。
  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一阶段学生的叛逆心理严重,由于在家备受宠爱,学生自我意识强烈,与同伴相处稍有不顺便动手打架,甚至出现校园欺凌现象。欺凌者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屡教不改;被欺凌者没有掌握保护自己的正确方法,长期受到欺凌容易造成心理问题。对这一现象展开深入分析,发现实则与学校德育工作不到位脱不了干系。为了全面杜绝校园欺凌问题,学校应当加强德育管理,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例如召开以校园欺凌与反欺凌为主题的讲座,促使学生深刻认识校园欺凌的危害,掌握拒绝校园欺凌的正确方法。对于有欺凌他人倾向的个别学生,学校要高度重视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从各个角度实施正面影响。那些长期受到欺凌敢怒而不敢言的学生,学校也要积极关心,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避免因疏导不当再度酿成悲剧。这种双管齐下的教育一方面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之间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从思想意识角度排除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良因素,有效增强了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二、丰富教育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兴趣
  与语文、英语、数学等文化课程相比,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不在于让学生掌握概念、原理,以解决知识与认知之间的矛盾,改变学生心理状态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一般文化课程的教育目标可以靠教师讲解完成,但是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仅靠灌输理论或者习题练习是无法实现的。中职心理健康教育应当引起学生的心理体验和主观心理感受,激发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兴趣,增强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同感,在此基础上教师施加适当的指导和干预,学生才能形成健康的心理。
  长期以来,由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认识不清,甚至将心理健康问题与精神疾病等同,不愿意相信自己有心理障碍。教师有必要教给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教育活动的兴趣,教师应当丰富教学形式,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渗透心理健康知识。
  例如,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百科宣讲大会,请学生自己整理资料,比一比谁了解的有关心理健康、常见心理问题、心理健康表、焦虑量表、抑郁量表、心理健康干预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最多。抑或是举办“心理健康知识我知道”抢答比赛,设置100道心理健康常识题,让学生在气氛热烈的抢答比赛中了解相关知识。
  三、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加大教育投入
  班级学生人数众多,不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一而同,有学生因为人际交往产生心理问题,有学生因为家庭环境产生心理压力。即便是同一个班级,不同阶段学生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也存在差异,例如中职一年级学生可能因为不能适应新环境产生心理问题,而三年级学生可能因为就业压力产生心理焦虑。教师时间和精力毕竟有限,面对动辄三四十人的大班级,仅凭教师一人之力是难以达成教育目标的。想做好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仅靠每周一课时或者两课时的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
  学校应当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力度,建设心理咨询室,聘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来校授课,一对一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在课堂上,由于面对班级众多同学,因此很多學生不好意思在人前展现自己内心的困惑和焦虑。但是在咨询室,面对心理咨询师,在宽松舒适的环境当中,,学生可以随意倾吐内心的真实想法,不需要担心遭受同伴异样的眼光,教育目标自然有效达成。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应当创建心理健康广播电台,请学生担任广播员,每天定时推送心理健康常识,在校园里营造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艰巨任务,绝非一朝一夕即可看到教育成果。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都应当端正教学态度,付出足够的耐心与恒心,坚持不懈、狠抓落实,将每一位学生都培育成时代需要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梁靖.浅谈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6(9):56-58.
  [2]高建林.浅谈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7(11):123-124.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