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如何增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效性

2017-08-13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摘 要] 随着近几年互联网的普及和利用,信息技术已渗透到日常学习、生活及工作的方方面面。因此,对于高中生来说,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尤为重要,然而,由于这门课程并不参与高考、教师教学理念比较陈旧等因素,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率也不高。由此可见,如何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课堂效率是摆在每位信息技术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如何增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效性”这个话题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
  [关 键 词]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改;实效性;增强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1-0069-01
  一、高中信息技术
  高中信息技术是高中阶段一门基础的学科,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主要让学生掌握解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同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创新,进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和推进,高中信息技术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改革,新课改强调让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
  虽然新课改已经实施了很长一段时间,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很多教师仍坚持传统的教学理念,即教师作为课堂主体,主导着整个课堂,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二)课程没有得到重视
  受应试教育及升学率的影响,由于这门课程不参与高考,很多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语、数、外科目上,甚至有的时候这门课程经常被这些文化课所代替。
  (三)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很多学生对信息技术比较感兴趣,如女生对QQ、微信及明星新闻感兴趣,而男生则对网络游戏、体育新闻感兴趣,但对于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并不感兴趣,他们认为这些知识太枯燥、单调,因此学习兴趣不高。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呢?我们现在就引入“实效性教学”这个话题。
  三、实效性教学
  实效性教学是指取得实际性教学效果,主要是指教师通过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四、增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效性策略
  (一)转变教師的教学理念
  教师要严格按照新课改的发展要求,转变教学理念,即把学生作为课堂主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创设情境教学,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如,以学习“Excel表格”为例,在学习查找与替换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以问题的形式导入,“同学们,当我们把学生的各科成绩制作成Excel表格时,如果想尽快找到某个同学的名字时,我们有没有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这时,学生边思考,边实际操作,有的学生就提出我们可以通过学号来查找,还有的学生就提出按照考试成绩进行查找,学生积极发言,接着教师引出“查找”的概念,并告诉学生在工具栏—编辑—查找功能中寻找,并在查找一栏中输入你需要查找的内容即可,紧接着教师通过给出的一些信息资料引导学生进行练习,不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采用分层教学策略
  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接受知识的能力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果教师讲的内容过于简单,基础好的学生就会觉得这些知识我都会,可听可不听,学习兴趣不高,而如果讲的内容深点,基础差的学生就会觉得过于难,听不懂,而分层教学则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以“Word—插入文本”为例,在学习这节内容时,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只要掌握了如何在word中插入文本即可。对于中等生来说,除了掌握插入文本,还可以适当地编辑,如:变成艺术字,增强文字效果。对于基础好的学生,除了掌握以上两点外,还可以插入图片、表格等,并对这些内容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编辑,从而使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都能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采用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其中包含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的实施以及最后的评价,既可以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整个教学过程,又能让学生理解每一个环节的基本要求。
  还是以“Excel表格”为例,教师布置的任务是让学生对本班学生的兴趣爱好做调查,并分析出学生都有哪些爱好,各占什么比例等,在做这个项目的过程中,有的学生负责做调查,有的学生负责做记录,,有的学生负责汇总,还有的学生负责做表格,然后通过表格的形式,组内成员再负责分析出最终结果,最后把调查的结果和其他组放在一起,看看哪个小组完成的情况又快又好,并评选出先进小组,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综上所述,我们从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采用分层教学及项目教学法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增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效性,希望我的论述能为教学提供有力的帮助。
  参考文献:
  苗逢春.如何进行有效的学情分析[J].教学与管理,2014(12).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