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广东 珠海 519090)
[摘 要] 分析高职院校建筑结构教学的现状,结合学生自身的水平和特点,针对学生主要的就业方向和岗位,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课程改革的建议。
[关 键 词] 建筑结构;教学改革;BIM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2-0050-01
一、引言
建筑结构作为一门土木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包含的内容非常的多而且难度较高,涵盖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和钢结构等几种结构体系。高职类院校把诸多知识汇于一门课进行教学,势必会增加教学的难度。此外,好多高职类院校学生自身计算能力较弱,力学基础差,学习建筑结构就更加困难,所以普遍现象就是学生积极性差,接受程度低。
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方向是建筑施工单位,如何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施工技能,适应市场需求是我们要重点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而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和BIM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二、教材分析
建筑结构内容多、知识点复杂、结构构件设计与计算难。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导致学生学习过程出现恶性循环,一开始单个构件受力掌握不了,到后面整个结构的计算更加无法理解。因此,,内容多,难度大,就成为困扰学生和老师最大的问题。
三、课程改革方案
基于出现的问题,应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入手,来解决建筑结构教学的问题。
(一)制定合理的课程标准,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高职类学校应针对其自身特点,制定较为合理的课程标准。在制定课程标准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实际应用型人才,而非理论研究型人才,所以课程标准应该缩减理论计算内容,注重实际构造要求和结构识图。在理论计算部分可以只需要让学生知道通过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侧重于计算结果。
(二)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1.结合BIM和有限元软件教学
BIM作为建筑行业将来的发展趋势,其作用和价值不仅体现在工程中,而且在教学中也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目前,施工技术、工程造价、建筑识图等课程在教学过程都已经开始应用BIM技术,其最大的特点是将二维图形教学转化为三维教学、进行3D动态模拟施工、包含时间和价值因素。在建筑结构教学中如果通过建立三维模型,将建筑结构中的构造做法通过三维模型展示出来,这样学生就可以直观地看到相应的构造做法,增强学生记忆。利用BIM技术,不仅可以方便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和行业的发展和工程实际紧密结合。
通过有限元软件可以直接分析构件和结构在不同荷载下的内力分布、变形等特点,学生可以自行对比分析出结构和构件应力最大、截面最危险的地方。用这种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理论计算的时间,留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去分析结构受力。
2.注重实践教学
建筑结构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其中有很多内容是规范中规定的构造要求和构造做法,这些构造要求和构造做法是在实际工程中经常用到的。因此带学生去现场观摩学习很有必要,让学生在现场提问题,老师现场解答,这样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此外,若有条件学生可以利用假期到工地实习,然后带着问题来课堂,以帮助学生学习。
3.反转课堂
在课堂上老师布置作业,设置问题,学生可以自行分组讨论,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互联网+”教学
目前,有很多微课、MOOC和电子教学资源,老师可以整合有用的资源,通过二维码的形式让学生利用手机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四、结语
建筑结构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必须要采用有效的手段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学要求。文章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自身情况提出了一些教学改革的建议和教学方法,如何去实施还需要结合具体的内容加以调整。BIM和“互联网+”为最受欢迎、最有效的教学手段,在将来势必会发挥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杰江.建筑结构优化及应用[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张尚,任宏,Albert P.C.Chan.BIM的工程管理教学改革问题研究(二):BIM教学改革的作用、规划与建议[J].建筑经济,2015,36(2):92-96.
[3]张龙,李十泉.BIM在土木工程制图课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5,41(29):254-255.
[4]赵跃萍,万俊.基于“互联网+”理念的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J].科教导刊,2015(19):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