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绥化市中小学校际合作模式初探

2017-08-17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绥化学院,黑龙江 绥化 152061)
  [摘 要] 校际合作是解决校际差距的有效手段,针对目前义务教育学校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要做到教育均衡、教育公平,保证教育质量,必须依照教育规律,在科学的发展观指挥下,积极探索有效实用的方式。
  [关 键 词] 教育均衡;校际合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2-0051-01
  一、引言
  教育部长指出:“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总体目标就是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具体地说就是要让每一所学校符合国家办学标准,教育资源满足学校教育教学需要,开齐国家规定课程,办学经费得到保障,要使学校班额符合国家规定标准,消除大班额现象,教师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使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有质量的义务教育。”绥化市特有的人文历史和现实原因导致中小学校长期以来面临校际差距大、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均等问题,择校现象十分严重。所以,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义务教育学校互惠互助的合作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校际差距,减少择校问题带来的社会压力,并缓解教育不公平现象。
  二、开展校际合作的内在原因
  多年的教育实践证明,校际合作办学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有着积极的正面促进作用,使教育资源高度利用,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极大提高,办学效益逐年改善。
  (一)校际合作优化了教育资源,增加了教育投入的效益
  杨烁将校际差距概括为:财政经费配置差距,学校校舍、运动场地以及教学设施等硬件配置的差距,教职员工数量、优秀教师数量、教师培训能力等师资配置的差距,及其引发的社会声望、生源质量等其他方面的差距。校际合作使学校间的教育资源结合起来共同使用,摆脱了过去各自独立,各自为政的局面,避免资源浪费,如学校之间大型场地和图书设备的共享,有效避免了重复建设造成的浪费,提高了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二)有利于学校推进特色建设,形成办学优势
  校际合作的宗旨是各校间互通有无,因此每个学校都必须有自己的长处和特色,这样才能与别校合作。所以,学校在独自发展时必然强调校本特色,在合作时,将自己的特色拿出来给其他学校借鉴,提供经验交流,必然会使办学效率提高,办学成本降低。
  三、中小学校际合作模式
  作为和谐社会的一种基础建设,教育发展最核心的是教育走向“普惠”“便利”,并保障弱势群体能够得到刚性政策的照顾。从社会角度看,教育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人力资源支撑,是第一生产力的来源。绥化市为使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每一个孩子,短短几年内在名校和普校间建立起良好的协作伙伴关系,在学科建设和师资培养等方面加强合作,开拓了城市义务教育的办学视野,探索出一条富有地方特色、符合客观实际的校际合作新路。
  (一)开展小规模的学区管理制度
  在城市内按照学校地理位置,以强校为中心,周围四到六所学校为成员校,建成若干个学区。强校发挥带头作用,组织成员校定期集体备课,互相听课,科研合作,学生管理交流。当每个学校自行组织教学活动时,也要积极主动邀请其他学校前来参观指导。这种做法使得强校和弱校都获益匪浅,每个学校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在帮助别人中帮助自己,在学习别人中提高自己,共享和合作使合作学校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自己。
  (二)建立校际教育资源共用共享机制
  很多薄弱學校即使有政府的大力扶植和帮助在有些方面还是不能赶上重点校,如学校规模小,可利用空间有限,,使得一些先进的大型设备无法安装,如,操场无法铺设跑道等。要解决这种情况,就要尽可能大地利用优势学校的教育资源,开放其图书馆、运动场、会议厅、体育馆、专用教室等资源给薄弱学校使用,并帮助其使用这些先进资源。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享受相同的教育资源是校际合作模式的新探索。
  (三)各校间开展学生活动合作
  学生是接受教育的主体,校际合作的最终目的也是受益学生,所以,当我们如火如荼地开展校际合作时,不要忘记了学生间的合作。各校间在思想道德建设、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方面都可以实现合作,学生合作丰富了生活,开阔了视野,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提高。
  (四)合理配置师资,形成教师流动机制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师资的均衡分配。各学校间的差距在软实力上主要体现在师资分配的差距。所以,师资问题是校际合作的重要一面。首先,开展多种教师流动机制。打破学校界限,实现教师校际交流。教师定向帮扶、互相帮扶和整体轮换等机制。教师在轮岗期间,要在相应学校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优秀教师在薄弱学校还肩负帮助年轻教师的任务。其次,确保教师流动的实效性。建立制度以督促轮岗教师在所轮学校的工作。将教师工作考核成绩纳入双方学校的考核范围,加强管理,用制度约束轮岗教师工作,使其发挥最大的能量。
  (五)搭建教学研究资源共享平台
  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可以促进教师学科专业的发展,提高教学效率乃至整体的教学水平,发挥优秀教师的带头作用,定期进行优秀教师课堂展示活动,开展教学名师辅导讲座,对课堂教学免费进行指导,从多方面提供教师教学的范例。
  四、结束语
  要开展义务教育学校的校际合作,不断探索校际合作的方式方法,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献计献策。中小学教师要不断总结合作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扬长避短,逐步形成一套合乎实际的办法,让更多的学生分享优质教育资源。
  参考文献:
  [1]杨烁.义务教育校际差距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
  [2]王文源.如何完善民办教育发展政策环境[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5(6).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