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职业技术学院,西藏 拉萨 850000)
[摘 要]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因会计岗位的特殊性,学生的实践教学仍以校内实训为主,教学效果不理想。就创立校内财务公司开展高职会计实践教学,提高实践考学效果进行探究。
[关 键 词] 财务公司;会计;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2-0081-01
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实践教学环节便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各高职会计专业虽已开展了校内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等一系列实践教学活动,可实践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本文利用创立校内财务公司攻破这一难题,创新会计实践教学并进行探讨。
一、高职会计实践教学的现状
(一)高职会计实践教学形式
目前,各高职院校开展的实践教学主要由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两部分组成。校内实践主要包括课程模拟训练、岗位模拟训练、综合实训、仿真实训等,在教学的内容编排上主要以工业企业为主,仿真业务过于程序化,灵活性不够,实训也变得程序化和呆板,学生跟着教师要求进行操作,很少思考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不能将实践与理论有机结合,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校外顶岗实习主要是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训,但因企业出于对财务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考虑,一般不愿让学生接触真实的业务,校外实践教学也不能达到预想的结果。
(二)高职会计校内实践教学的环境
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的重要途径,为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各院校都已建立会计手工、会计电算化、会计综合和跨专业仿真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基地。试图通过实训室的硬件建设来模拟实际工作环境,通过软件建设模拟企业真实的业务环境,解决实践教学和企业真实业务的对接问题。
(三)高职会计实践教学的师资水平
高职院校引进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在应届毕业生中选拔,行业人才则只能聘请为兼职教师。这就导致专职教师从“学校到学校”,无企业实践经验,实践过程中对业务的指导只能根据理论得出或是系统给出的答案,实践教学的指导和解释不具有权
威性。
二、创立校内财务公司拓宽高职会计实践教学的意义
创立校内财务公司作为高职会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补充,让学生感知真实业务的处理过程。通过校内财务公司对外承揽代理记账、税务代理、财务咨询等业务,给学生提供“真账实训”的机会,教师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业务处理,让学生能真实感受会计岗位,接触会计工作,真正实现“零距离”上岗,补充实践教学的不足。校内财务公司的运营为缺乏实践工作经验的会计教师提供锻炼的机会,为院校培养“双师型”教师提供基地,给会计专业教师的實践教学提供素材。
三、创立校内财务公司开展实践教学的实施
(一)财务公司应建立合理有效的运行机制
校内财务公司兼有公司和实训基地的双重身份,对外以公司名义承揽业务,对内接纳学生实习。作为公司,在经济上应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以保持公司的持续发展或稳步扩大;作为实训基地,需要完成学生实训和实习的实践教学任务。这就要求校内财务公司建立合理、有效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为校内财务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的保障,为实践教学提供支持,,为学生就业搭建桥梁。
(二)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双师型”教师是确保实践教学任务有效完成的保障,为公司业务保质完成提供技术支持。但真实业务是灵活多变的,这对“双师型”教师的操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和提高教师自我学习意识,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实践。
(三)完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会计教师通过参与校内财务公司业务,能准确地把握会计工作规范以及各岗位工作内容,提炼企业会计人员所需掌握的专业技能。将技能转化为知识点修改课程教学标准,进一步完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符合岗位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四)通过“真账实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生在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后,由专任教师安排进入财务公司参与业务的处理。学生以职工的身份进入财务公司,要严格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职业道德和财经纪律。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应有专业教师对业务处理进行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弥补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学生通过“真账实训”的锻炼,提高其沟通、协调能力,培养会计职业素养,进一步提高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完善质量监控考核体系,保障实践教学质量
为保障实践教学的效果,应加强对学生实习质量的监控。对教师指导和学生的实习构建科学、合理、高效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保障实践教学落到实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考核体系中应重点考核学生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检验学生的实践成果。
总之,通过校内财务公司开展实践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缩短学生的岗位适应期,提升就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