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对高职院校音乐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探究

2017-08-20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鄂尔多斯职业学院人文系,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
  [摘 要] 作为一门系统传授有关音乐理论知识的课程,音乐理论课程与视唱练耳、作曲、和声、曲式分析等课程密不可分,是高校音乐专业的必修理论课,对学生系统的音乐学习和今后的工作实践具有重要影响。现如今,高职院校音乐理论课程的教学方式传统,教学效果得不到提高,学生的水平也比较低,违背了新课标音乐理论课程的教学理念。从音乐理论课程的现状、产生问题的原因以及高职院校音乐理论课教学的具体方法探析这三个方面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音乐理论;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2-0093-01
  音樂理论是人们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前提与基础,音乐理论教学不仅“给专业的学习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并为学习其他理论课程做好准备”。学习音乐理论是为了为演奏活动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为更深一步学习和声、复调、曲式等音乐技术理论课程打下坚实基础。但是现下很多学校以及学习音乐的个人,往往对音乐理论不够重视,这使得音乐本身的教学与学习变得大受局限、困难重重。
  一、音乐理论课的教学现状
  作为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师,笔者发现,在高职的音乐理论课上,单纯地进行音乐基础理论教学比较枯燥,比如讲音乐体系、节奏、节拍、调式等章节,很多教师只注意理论与概念的讲述,常常是纯粹的概念讲授,对学生缺乏感性方面的训练。学生不仅不容易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而且会影响他们音乐实践能力的提高,导致音乐思维的僵化,丧失学习音乐的兴趣。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更新知识观念,丰富教学内容和手段。
  二、高职院校音乐理论课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理念的偏差
  传统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目的就是培养技术性人才,以培养能够满足社会所需类型的技术人才为目标,这就导致非就业有关的课程安排被忽视。校方在培养学生技能的时候往往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追求就业率而忽视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潜力。校方对音乐理论课程的不重视会导致师资力量的不足、影响教师的工作态度,进一步影响整体教学质量。
  (二)学生质量不高
  学生质量不高也是导致音乐理论课程教学效果不良的重要方面。一方面,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不足,学生和校方共同关心的问题是技能的掌握和就业的成功与否,面临当今就业压力逐年提升的现状,往往导致学生心理更加排斥理论课。另一方面,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能力和基本知识掌握得比较差,需要从基本的理论课程教学开始,而且枯燥的理论课比较难掌握。同时还必须通过考试,教学的过程逐渐变成了应试教育模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并没有多大的提升,整个教学理念和教学目的也无法得到实现,结果很简单,学生通过记忆通过考试,之后忘掉所有知识。
  三、高职院校音乐理论课教学的具体方法探析
  (一)加强理论课程与实践的结合
  音乐基本理论课程的教学,需要与生动具体的音乐作品相结合。教师需要明确音乐理论并非纯理论学科,它是作曲技术基础理论的“实践”课程。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避免重理论、轻实践,重理性、轻感性的倾向。比如,教师在通过理论讲解让学生简单地了解五线谱的概念后再采用听唱结合的方式来教学。通过听唱单音的高低走向,看到五线谱里基本音级的上行和下行,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了统一,获得了对音的感性认识并加深了对五线谱的印象。在讲记谱法一章时,教师可在钢琴曲以及声乐曲中选择一些含有不同记号的典型曲例让学生弹唱,有的放矢地学与练,要求学生自己去寻找含有各种演奏法记号的谱例,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贴近学生,以生为基
  分析成功的教学案例可以得出不同的先进的教学经验,但是失败的教学案例往往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够贴近学生。在任何科目的教学中,包括在举办班级活动、校级活动(音乐节、艺术节、歌唱比赛等)的时候,学生的兴趣是最重要的。在音乐理论课的教学中,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学校和老师并没有征求学生的意见就确定教学内容,很多时候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这个结果。然而,在新课标贯彻执行的十几年里,教学改革和教育革新一直在进行,但是其效果并不明显,究其原因不外乎就是太过于形式化,或者主题太过严肃。学生才是教学行为的核心,要以他们的态度为主,不能老师觉得好,就擅作主张替学生决定了。以学生为本,要以学生的喜好和需求为基准,,切实做好让学校和家长满意的,同时也让学生满意的教学。
  (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教材
  每一本教材都是教材编写者精心编制的,在编写教材时既考虑到了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能力的特点,也考虑到了教师教学的方式和对知识的传播的特点。同时每一本教材的内容也是在大浪淘沙中存留下来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教材进行统一的把握,找到教材内部每一课之间存在的联系,然后将自己的经历和经验融入其中,找出最适合学生背景和特点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另外,教师也是教材的开发者,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教师既是教材的教授者也是教材的编写者和开发者。在课堂教学中想要做到对课本合理科学的教学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对课文的研究和对新课程改革的解读。
  音乐艺术教育对提升学生的精神文明素质,塑造他们健全、健康的心理结构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为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生力军的高职院校开展音乐艺术教育意义重大。随着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学也是如火如荼,方兴未艾。
  参考文献:
  [1]王蕊.高职院校音乐理论课教学的问题域对策研究[J].黄河之声,2015(23).
  [2]赵璇.高职音乐教育中的多元智能理论探讨[D].湖南师范大学,2014.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