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情境教学运用于综合日语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2017-08-20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江西 南昌 330099)
  [摘 要] 传统的课堂教学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显得力不从心,不仅源于教学方式方法的单一,更重要的是支撑所有教学行为的教学理念违背了21世纪发展性人才培养的需要。将情境教学与信息化相融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思维与情绪得以充分发挥的情境,培养自我发展的外语类人才。
  [关 键 词] 日语课程;情境教学;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2-0092-01
  传统的日语教学注重知识的输入(听、读),并非输出(说、写)。教学内容以结构为重心,教学方法以语法翻译法为主。它忽略了学习者是拥有独立思想和情感的个体,违背了人类基本的认知规律,必然结果是学习者的学习热情难以维系,情感对认知活动的作用难以发挥,知识不能学以致用,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翻译的不可译性而导致的对知识点理解偏颇。
  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资源的爆棚,传统的日语教学远远不能满足新时代的人才培养要求。将信息技术融入情境教学对商务日语进行改革符合时代特征,对于培养发展性人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围绕“情境”整合教学内容
  综合日语课程选用了新世纪高职高专日语类课程规划教材,其权威性毋庸置疑。然而很明显,该教材以结构主义为指导思想,注重句型(语法)的讲解,练习以句型(语法)的代入和替换为主。它在夯实语言结构体系方面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知识点的实际运用方面效果不佳。基于此,筆者觉得应该以“情境”或“主题”为主,重新整合教学内容,词汇、句型、练习紧紧围绕情境编排,真正做到培养学习者该情境下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编写教材耗时耗力,更换教材又不得不舍弃目前教材系统性的语言结构体系这一优点,所以建议综合日语课程组教师积极讨论,以补充讲义或者其他形式整合教学内容。
  二、“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
  教学内容围绕“情境”编排相对抽象,且属于教学准备阶段。将“情境”外化成具体的、可以通过“五感”去体验或认知是教学过程的实施阶段。由于教室的局限性,创设情境需要借助发达的信息技术。
  (一)投影设备
  现实生活中的情境数不胜数,把它们一一建成情境教室是不现实的,取而代之的是投影设备。投影不仅可以自如切换场景,给学习者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且可以提示各种抽象性的概念。
  (二)网络教学资源
  国内有大量的网络教学资源,日本的日语教学资源更是丰富、系统、专业,它们对情境的创设甚至直接教学起到巨大的作用。所以,这里要求教师平时做足功课,同时学校的网络必须能够无障碍链接国外网站。
  三、音声先行,情境提示,日语授课
  将情境教学运用于综合日语教学,呈现三大特征:第一,音声先行。语言由文字和音声组成,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在于交流,尤以口头交流为主,故而将音声置于文字之前加以重视,具体教学中体现在以“听、说”为主。第二,词汇、句型的学习在具体的使用场景下进行,而不是脱离使用场景之外。第三,从初级开始,教师以目标语日语授课,借助肢体语言、图片或者实物等,,以精湛的演技加以解释,而不使用任何母语。
  (一)导入
  导入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成功的导入既能自然地将新知识点提示出来,更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导入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是无论采用哪一种形式都必须以创设情境为指导思想,且以贴近学习者实际生活体验为佳。同时,循序渐进地导入新的词汇和句型。
  (二)词汇学习
  词汇是外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学生反馈单词的学习处于“记忆—忘记—再记忆—再忘记”的恶性循环中。笔者认为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学习者与词汇之间没有产生同感或共鸣。如果围绕情境安排词汇,那么词汇之间能够产生某种关系网,加之学生发挥想象力以某种形式将其串联起来,那么看似单一的词汇在学习者的大脑里可以得到整齐排列。
  (三)句型学习
  句型是语言结构体系的具体形式,被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这种“重形式”的教学方法强调语法规则,注重接续、汉语意思以及类似句型之间的异同,却忽略了知识点的实际运用。笔者认为应当创设情境,让学习者结合教科书中已经写明的解释在情境中体会句型。语言描绘情境也好,图片、实物或视频提示情境也罢,提供具体的使用情境才能保证知识点的学以致用。
  (四)练习及运用
  教科书的练习以代入练习和替换练习为主,这依旧是“刺激—反应”式的机械式重复。教师应当创设情境,将舞台交给学生,由学生自由发挥,以会话、编写故事、角色扮演、发表、访谈、辩论等形式检验学生实际情境下的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应当以冷静、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的错误,以鼓励为主。
  通过信息化技术营造情境,让学习者在情境中自我感受、自我习得,并将其运用于日语教学的方方面面,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及学习方法才能真正为培养发展型外语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王秀文.日本语言[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2]陈俊森.日语泛读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