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电子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3)
[摘 要] 在当今英语教学中,一直存在两种极端看法,或者完全摒弃或者完全依赖汉语。中职生英语基础差,在英语课堂上到底应该进行全英语授课还是完全依赖汉语。通过对中职英语课堂上使用英语和使用汉语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在英语课堂上如何将英语和汉语进行有效结合的策略,希望能促进中职英语教学的发展。
[关 键 词] 中职英语课堂;汉语;英语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4-0008-02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发展和扶持职业教育,越来越多的初中毕业生涌入中职学校,中职学生的文化素质也随之下降,大多数学生选择职业学校的原因都是文化基础较为薄弱,特别是英语,甚至仅有初一或者初二学生水平。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能够完成教学任务,很多教师选择了在课堂上大量使用汉语进行教学。可是大量使用汉语真的能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吗?英语课堂上到底应该怎样使用英语和汉语呢?如何正确处理在中职英语课堂上汉语和英语的关系对于英语教学至关重要。
一、尽量使用英语的必要性
(一)语言环境严重缺乏
在我国,英语作为一门外语来学习,这就意味着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除了每周四节课外只有通过英语角、英语广播、电视节目、英语报刊书籍等方式进行学习,学生严重缺乏自然的、可习得的语言环境,可以说课堂就是学生唯一生活在英语语言环境的空间。同时,由于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要依靠在相应的语言环境中大量的练习和应用,因此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创造一个英语氛围,培养学生的语感,加强学生英语表达能力,促进英语的教与学。
(二)汉语对英语学习的干扰
汉语与外语学习的关系密不可分。学习外语之前,学生一直在用汉语沟通,熟悉汉语的使用规则。当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时,学生会不自觉地把这些规则转移到第二语言中来。这样,汉语的迁移就发生了。汉语迁移分正迁移和负迁移。一方面,当汉语的语音、结构、功能、语用、文化背景中有与外语完全相同或大体相当的部分时,这些汉语与外语的“共同因素”不会引起交际障碍,学生可以直接“借用”,这样有助于他们学习外语,此时汉语对外语学习起积极促进的作用。另一方面,当汉语与外语存在相异的部分,学生就会自觉地用“相异因素”来直接代替外语中他们自认为相应而实则不同的那部分,这些汉语与外语的”相异因素”干扰了学生的外语学习,起消极制约的作用。在现实教学中,由于教师极为强调汉语对外语学习的积极作用,大量使用汉语将外语单词、句子翻译成中文,并用中文來解释词义和语法,使得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过分依靠汉语,中文思维明显,严重影响了英语学习。
二、使用汉语的必要性
(一)适当地运用汉语,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在中职英语教学中,许多教师都提倡注重口语表达,弱化语法或对语法知识避而不谈。实践证明,在英语教学中,语法知识必不可少。而这些英语语法通常较复杂、难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几乎没有运用之处,如果教师只用英语描述,学生未必听得懂,即使懂了也无法从根本上理解、记忆。例如,在讲解“过去完成时态”时,如果教师单纯地用英文下定义举例,学生很难理解,这时,如果能借助汉语,把过去完成时态简单概括为“过去的过去”,并举例说明,效果就好多了。由此可见,英语课堂上,特别是在对英语语法进行讲解过程中,如果用汉语加以说明确实能提高教学效率。
(二)适当地运用汉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英语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听说法、直接法、交际法等教学方法,给学生创造浓厚的英语氛围,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许多学校领导、家长要求英语教师在课堂上都尽可能的少用汉语,甚至一堂课从头至尾不能有一个汉字。可是每个班的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教师这样上课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吗?基础较好的同学能够跟着教师的脚步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可是大多数成绩中等甚至较差的学生根本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更不要说达到预期教学效果了,久而久之,肯定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曾经对一些英语成绩较差的学生做过调查,发现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影响英语学习的最主要因素并不是学生对英语学习没有兴趣,而是由于基础差,上课听不懂,导致逐渐对英语失去了兴致,最终放弃英语学习。
三、如何做到汉语与英语的有效结合
(一)尽量使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
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上的口令语基本上是不变的,刚开始时也许学生会有听不懂或者理解错误的现象,但是随着上课次数的增加,学生通过模仿听懂了的学生的动作能够逐步理解这些口令语的含义,达到潜移默化学习的效果。例如,教学的各个环节用英语表述的,如讲解、练习、测试和安排、布置家庭作业以及奖励、讲评等,都尽量用英语,避免使用汉语。在初级阶段,每节课学会几句英语课堂口令语,并坚持使用,就可逐步过渡到课堂上完全不用汉语。
(二)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使用英语,减少点评语法错误
在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的今天,全世界都在学习英语这门语言,世界各地的人们也给它加入了自己的色彩。国际上人们的思想更加开放,一定程度的“中式英语”是可以容忍的。一旦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调整了心态、不一味求全,他们的焦虑感就会减轻,信心会加强,兴趣也会倍增,这将有力地促使学习者提高英语水平。在英语课堂上很多学生都表示不是不愿意开口,而是一开口就害怕有语法错误被教师批评,而越怕错就越不敢说,越不说就越容易出错。在初级阶段教师更应该鼓励学生开口,只要学生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就不要去过多地点评学生的语法错误,不要要求学生更多地使用复杂句,同时教师可以把每次课都会用到的高频词写在黑板上并在刚上课时就通过游戏法、带读法、对比法等方法让学生熟悉这些词语便于上课时学生能够开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