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通过梳理欧美国家高职院校、培训机构实施职业素养教育的措施与途径,总结出其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办学理念先进、课程结构合理、教学过程完善、评价方式多元、政府支持重视等。进而提出改进办学理念方向、提高课程设置水平、改善教学实施过程、创新教育评价方式、加强政府支持力度等举措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加快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以应对社会和企业的需求。
[关 键 词] 欧美国家;高职院校;职业素养;启示;借鉴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6-0052-02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伴随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呈现新的发展趋势,从关注培养学生暫时的职业技能转变为注重培养学生可持续、可迁移的发展能力,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职业素养的培育。以综合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观在国际上已达成广泛共识。通过对欧美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梳理,可以析出其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体现以下几个特点:办学理念先进、课程结构合理、教学过程完善、评价方式多元、政府支持重视。
一、办学理念是培育职业素养的导航仪
理念是指引人们前进的灯塔、风向标,对实践具有根本性的指导作用。欧美国家高等职业教育从对学生的人性关怀出发,关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德国职业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和非专业能力,后者又包含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方法能力是指从事某种职业活动时所需要的工作和学习方法;社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能力。
瑞士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理论知识扎实、动手能力超强和创新意识卓越的复合型人才,强调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积累实践经验。为了满足学生的多元发展需求,瑞士高等职业教育开设了多样化的公共基础课程,使学生具备高等教育层次的思想道德、职业道德、文化素养等,提高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美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从培养学生单一的职业技能转向培养能够适应多种职业的综合素养。职业院校毕业生不仅需要熟练地掌握某一种职业所需要的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具备各种职业所需的“核心技能”,如阅读、科学、数学、工程的综合STEM能力、高阶的批判和反思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独立决策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创客意识和能力等,还需具备良好的个人品质,如诚实、敬业、集体责任感等。
二、课程结构合理是培育职业素养的着力点
课程是为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它的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课程结构是指课程体系的构成要素、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为一定的课程组织形式。通过分析欧美国家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课程组织形式,看他们如何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瑞士高等职业教育是以职业活动为中心建构课程体系,选择与某种职业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文化基础知识,不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完整性,着重于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德国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基础文化水平,基础知识课程达到了全部课程的四分之一,包括交流学(母语)、英语(口语)、经济学(企业成本)、社会学等。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和语言交流能力等,使学生了解企业成本核算,培养学生企业化的经济意识,树立社会责任感。
美国的职业教育十分重视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在公共文化基础课程方面,开设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心理学和人的发展以及语言、人文学科等与工作匹配度相对较低的基础课程。美国AOI (Academic and Occupational Integration)教育的主要实施模式有:(1)学生除了需要具备职业素养以外,必须具备基本的学术素养。(2)在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开展跨学科的学术能力培养。(3)开设人文素养综合课程。
三、教学过程完善是培育职业素养的生长点
教学过程包括设计、实施和反思三个过程,指在教学目标确定后,教师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特征,选择性地采取一定的方法、手段,有针对性地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反思中使用教学技能的过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部分,是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教育的主要手段。
瑞士高等职业学校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理论教学以启发式、讨论式、小组式学习为主;实践教学向项目法、项目应用法及学习岛等方式过渡。另外,瑞士高职教育公共基础课一般以小班形式进行教学,除教师讲授以外,还有研讨、演讲、辩论等各种灵活的教学方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引导、启发的作用,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在教材的使用上也比较灵活,大多以教师的个人讲义为主,没有编写统一的教材,但教师会向学生推荐一些参考书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开阔视野,接触各种不同的观点和理论。
四、评价方式多元是培育职业素养的助跑器
教育评价是根据已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搜集信息、资料并进行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不断完善自我和教育决策提供可靠信息的过程。近几十年来,教育评价越来越重视改进、激励和导向等功能,指导思想也逐渐从筛选转向多元化。
瑞士公共基础课程的学生评价形式灵活、多样,包括笔试、动手实践、课堂讨论、小论文等,学生上课表现也是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任课教师根据课程的特点来决定课程的考试形式,不仅考查理论知识,更注重考核学生的职业素质能力。
在德国职业院校正在进行学习领域教学改革。一般情况下,学习领域课程都是围绕某个学习项目,以小组为单位实施教学。结束一个学习项目后,每位组员提交一份学习报告,包含在项目完成过程中的自我评价,总结收获和不足。教师和企业师傅对组员在完成项目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尽管这种评价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但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学生在项目参与过程中表现出的关键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的真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