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人心齐 泰山移

2017-09-28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摘 要] 一直以来,班集体建设是班级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班集体是学校根据教育和管理的需要而组织起来的基层集体,是学生置身其间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一个功能健全的班集体,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且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结果。于2016年9月份开始做16级会计中专2班的班主任,在这大半年的时间里,通过各种思考和努力,最终化解了班内的种种矛盾,使所带班级成长为一个团结向上,积极进取的大家庭。将用三个案例来谈一谈自己在集体意识培养过程中的所做所思所想。
  [关 键 词] 高职;班集体建设;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7-0180-01
  要实现有效的班级管理首先要对症下药,抓住班级的特点。相对于普通高中生,职业院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进入职校前,很大一部分是传统教师眼中的“问题学生”,被老师遗忘或忽视,在很大程度上,他们的心理存在“缺陷”。加上家庭原因,很多学生的性格是比较内敛的,也有些自卑,单纯靠谈话形式是无法全面了解他们的内心的。因此我喜欢在下课的时候去班内转转,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发现,哪些学生爱打游戏,哪些学生爱看韩剧日漫,哪些学生乖巧听话,哪些学生活跃有号召力,通过这些时间的观察,我基本上对班内学生都能有个大致的认识。对应中专班的这些特点,我开始有针对性地培养我所带班级的集体意识。
  由于刚开学那段时间正好赶上了全民追奥运的大潮,而在奥运热的浪潮中,最振奋人心的是中国的女排姑娘们时隔多年再次夺得奥运冠军,而后郎平教练接受央视采访的视频也在网上很火。因此在第一次的班会课上,我给大家播放了这段采访视频,在这段视频中,郎平并没有把所有功劳归于自己,而是感谢各方的全力付出和密切配合。看完视频后,我并没有急着说教,而是把我抓拍的班内垃圾乱丢的照片和开学前整齐干净的教室照片直接投放在了多媒体上,我观察到很多学生看到照片后都默默地低下了头,那次班会上我并没有说几句话,更没有直接批评,而是给了他们自省和思考的时间,事实证明,那次班会的确达到了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后来我又突击检查了几次班级,发现乱丢垃圾的现象几乎不存在了。
  在第二次班会课上,我播放了日本电视剧《女王的教室》中的一个片段,借着视频中女教师的台词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因为那段时间我了解到宿舍里存在着各种小摩擦,尤其有部分女生把在家里的戾气带到了宿舍里,被欺负的同学敢怒不敢言,更助长了这种欺软怕硬的歪风邪气。这样的现象如果不及时制止,很可能就会演变成校园暴力。当时我有思考,如果我在班会上指名道姓的批评只会适得其反,并不能达到让那部分学生心服口服的效果,因此在网上找了这样的日剧片段。在视频播放的过程中,我观察到班内的每一个学生都非常认真,视频播放结束后我请班级内的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请他们谈一下自己的观后感,其实效果让我自己都感觉惊讶,因为很多学生在回答观后感的时候几乎完整地说出了让他们印象深刻的台词,其中就包括那些欺软怕硬的学生。
  在第二次班会课上,我转变了教育形式,组织班内学生进行心理学中的信任游戏。信任游戏叫高空背摔,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我是在教室内进行的,这个游戏能让队员在活动中建立及加强对伙伴的信任感及责任感。因此在教室进行这个游戏的时候,我并不是随意匹配的,而是有目的地请那些曾经有摩擦或者有隔阂的学生进行组队,观察他们之间的合作意识。我请的第一组是我们班的两个非常团结的男生。所以我在他们开始之前要求其他学生认真观察,在游戏过程中,站在台阶上向后倒的男生非常信任站在他后方支撑的人,后倒的时候几乎和地面平行,而站在他后方的男生憋得两脸通红,但可以看出他是尽了全力保证前方小伙伴的安全,当我看到我们班坐在下面的女生都在情不自禁地为他们鼓掌和加油时,我就知道团结的集体已经初具雏形了。后来请的几组都是我了解到有过摩擦的学生,包括班长和团支书,但他们在游戏过程中表现得却非常精心和负责,虽然没有第一组表现得这么有默契,但确实能感觉出来他们之间的隔阂已经在游戏过程中慢慢消除了。与单纯的说教与批评相比,这种游戏形式的教育反而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班集体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班主任既要有火眼金睛,及时觉察到班内一些潜在的小摩擦小矛盾,也要心思细腻,想一想哪些方法是学生可以接受或者是受他们欢迎的,而不能仅仅依靠谈话或者说教的方法。令我很欣慰的是,一个学期下来,无论是系科还是校内活动,我班的学生都很积极地参加,在校级的一二九大合唱比赛中,我们班学生团结一致,拿到了全校第一名。看到班集体发生的变化和取得的荣誉,我的内心还是很高兴的。
  我认为,在开展班集体活动中,要注重启发和调动全体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重视每个学生的价值,让他们做集体的主人,在集体活动中唱主角,变被动接受为主动适应,实现自我教育。
  参考文献:
  [1]黄进委.浅谈高职院校班级文化的特点及意义[J].现代企业教育,2012(22).
  [2]鞠爱莲.有效融合班级文化和企业文化,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4).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