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教育也逐渐走向国际化。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教育也逐渐受到重视,过去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常常被看做是基础英语,这样的定位导致大学英语教学问题频出,改革工作迫在眉睫。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针对教学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总结和反思,着重研究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要改革原有的教学方法,完善教育体系,不断推动独立学院大学英语的改革,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关 键 词] 教育国际化;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改革;定位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8-0037-01
一、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改革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教育国际化以及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独立学院逐渐涌现并发展壮大,这是社会的发展需求[1]。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应用型人才,既是独立院校对自己的准确定位,也是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独立院校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是能够为社会培养人才,大学英语的教学工作作为重点教学内容对独立学院的发展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怎样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培养出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的人才直接影响着独立院校的发展。作为独立院校,必须具备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思路,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理念,才能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形成自己的优势,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人才。
二、独立院校大学英语现状分析
独立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存在一定的差异,其教学模式与普通本科院校也就有所不同,因此在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上,独立院校常常存在诸多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独立院校学生英语水平差距较大
作为本科三批的院校,学生的入学分数较低,英语基础差,加上自身的学习态度差,就出现了严重的英语两极分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跟其他普通本科院校相比差距显而易见。独立院校的英语教学工作的开展主要效仿普通院校的教学模式,缺乏自身的独特性和创新性,忽略了学生的特点,导致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2]。
(二)师资力量缺乏
独立院校的大学英语师资力量和普通院校相比差距很大,大多数以青年教师为主,教学经验少,学历水平较低,整体的教学水平较差。加之独立院校的一个大学英语教师常常带着几个专业班级的英语课程,课时繁多,工作量较大,使得青年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和进修,也没有时间进行教学思路的探究和教学方法的创新,造成大学英语教学工作缺乏创新和多样化。
(三)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手段单一
独立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基本大同小异,教材和学制基本一样,考核方式也沿袭了以往的应试考试。千篇一律的教学手段,缺乏创新,严重制约着学生的后续学习和进步。课程设置注重笔试的训练,而忽略口语练习的重要性[3]。有的独立学院的教学设施无法与现代化的教学资源相结合,无法实现英语教学多样化发展。
三、独立院校大学英语改革探索
(一)进行分层次教学
针对学生水平各不相同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以此来提高整体大学英语水平。教师针对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情况和掌握情况,按照不同层次进行分类,按照分类情况进行教学、辅导和考查,这样能够准确判断出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
(二)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强大的师资队伍对大学英语教学工作的开展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4]。独立院校在完善教学制度的同时,要支持和鼓励教师进行学习和提高英语水平,积极探索独立学院的教学方法,参加国家和国家大赛,不断提升自身技能。学习的过程能够开阔视野,使得教学思路更加开阔,同时教师之间的交流也是相互提高的过程。
(三)规范课程设置,使教学手段多样化
規范的教学课程能够积极引导学生学好大学英语,例如,将课程按照难易程度进行划分,进行循序渐进的教学,也可以针对将来的就业方向进行专项教学,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对学生的考查也要多样化,不能只局限于试卷,要加强对口语的考查。教学模式要融入多媒体教学,增强教学工作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在教育国家化的背景下,独立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定位要准确,不能盲目地开展教学工作,要结合独立院校学生的特点,规范课程设置[5]。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加课堂教学趣味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大学英语教学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为社会培养人才。
参考文献:
[1]蔡基刚.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定位研究[J].外国语,2012,35(1):69-76.
[2]夏洋,周莉.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海外英语,2012,(8):37-38.
[3]韩建红.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路径探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5):189-191.
[4]陈萍.对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定位的研究[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12):96-98.
[5]束定芳.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与定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1):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