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思想政治课堂管理案例分析

2017-10-09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摘 要] 自产生学校教育以来,教育管理就以一定的形式出现了。现代的教育管理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对教育系统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一系列活动。从管理职能与管理过程来看,现代教育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教育行政管理和学校管理。課堂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又与其他环节紧密相连。思想政治课常常被认为是“大道理丰满,实用性骨干”的一门学科,学习起来“枯燥无味”“老生常谈”,因缺乏吸引力导致教学收效甚微,主要通过政策依据和理论依据,对思想政治课堂管理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做到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关 键 词] 思想政治;课堂管理;案例分析;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9-0164-02
  教师的教学能力不仅仅体现在教课的水平上,同时还体现在教师的课堂管理效果上。课堂管理能力是一名优秀教师诸多能力中的一项,也是优秀教师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教师具有良好的课堂管理能力是其进行授课的前提和条件,有效控制课堂纪律和适当调动课堂气氛是一堂课成功的重要标志。让我们来看一个思想政治课堂管理案例。
  已有多年教龄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老师近来遇到了一道难题,她所任教的班级学生在她的课堂上越来越难以驾驭了。这事还得追溯到一周前的一节课。那天,A同学在课堂上睡觉,×老师借回答问题将A同学叫醒,A同学因睡着了不清楚问题答案便被×老师罚站到教室后面,此时班里同学发出的笑声极大地伤害到A同学的自尊心,A同学心里很不高兴,当×老师听到A同学的嘟嘟囔囔后很生气,于是她把A同学赶出了教室。第二天,A同学由于没交作业而未能进教室。后来由于年级组长出面干涉,×老师不得不让A同学进教室上课。从那天起,每次×老师在课上批评不专心听讲的同学时,都会明显感觉到班里同学的抵触情绪,随后课堂的气氛也很难活跃起来。因此,她的课堂教学工作多次不能按要求顺利完成。这位老师陷入了深深的苦恼。
  这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恐怕不仅仅是偶尔现象,这种我们称之为课堂失控的现象不但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它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种课堂失控现象会导致学生对教师的不满,学生在教师面前成为问题的制造者,师生之间发展为消极对抗甚至严重对立,最终导致教学的失败。如果仅仅是简单制止,有时只会产生相反的结果;如果不管不问,又会被视为不负责的教师。所以,教师的教学能力不仅体现在教课的水平上,同时还体现在教师的课堂管理效果上。
  一、思想政治课堂管理概述
  在教育管理研究中,经常侧重于“教育管理”一词中的形容词——“教育”,而忽视了主词——“管理”。在管理科学领域中,“管理”一词主要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过程,即协调他人活动,为取得个人单独活动所无法取得的效果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课堂管理,是指教师通过对人际关系、课堂环境、课堂纪律等方面的管理,将有效的时间利用起来,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活动和措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教”的任务外,还有“管”的任务,也就是协调、控制课堂中各种教学因素及其关系,使之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思想政治课堂管理,指的是思想政治教师通过协调、控制思想政治课堂中各种教学因素以及师生间、学生间的关系,而将有效的时间利用起来,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的同时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从而有效地实现预定的思想政治教学目标的过程。如果将思想政治课堂管理与心理学结合起来,可以很大程度地促进思想政治课堂管理的发展。
  二、对思想政治课堂管理案例的分析
  (一)政策依据
  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随着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贯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不断加强,素质教育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接纳。素质教育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以人为的性格为基础,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要达到让人正确面临和处理自身所处社会环境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目的。在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下,×老师随意管理,有让学生站教室后面和不让学生进教室的行为,当学生被嘲笑出现负面情绪时,没有针对学生的问题行为进行及时的引导、规劝和制止,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加重从而故意不写作业来反抗老师,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在出现这样的反抗行为时,×老师依旧没有及时制止,反而不让其进教室变本加厉来惩罚,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没有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爱护和关心学生成长。
  (二)理论依据
  ×老师的课堂管理不符合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中心思想。现代管理理论已认识到,管理要以人为本,人创造组织整体,人创造组织的绩效,人支配和控制其他资源,一切管理工作都应以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人是管理的中心。×老师忽略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性,没有把学生的主体存在、需要满足和发展视为中心,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没有第一时间去解决问题并且将学生放到主要位置,×老师这样不恰当的行为同时也对学生的自尊心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对学生今后的身心发展也很不利。
  ×老师的课堂管理不符合教育管理沟通论的要求。沟通是建立和改善人际关系的必要条件,是科学管理的基础,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必需的信息。当学生在课堂上出现问题时,×老师没有及时地去沟通,导致问题没有解决,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了影响,如果×老师能够及时和学生去沟通而不是采取惩罚的方式,便能在关键时刻跟学生建立和改善彼此之间的人际关系,也将会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社会属性健康发展。社会学和教育学的研究表明,活动与交往是人类存在与发展的基本形式,缺乏社会沟通,将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社会属性的发展。沟通是观念、思想、情感的交换过程,是人与人建立和维持联系的方式,是人的智慧活动和智力发展的途径,它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信息。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