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学习动力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学习动力问题已经引起了当代高校的关注,导致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影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学生个人素质等因素。高校辅导员采取正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教育管理和引导,对激发大学生学习的动力、高校人才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关 键 词] 学习动力;辅导员;医学生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1-0005-03
学习动力是激发大学生学习、思考和进步的主要推动力。“学习动力问题已经引起了当代高校的关注,学习的动力问题也是教育者在心理学和教学理论及实践过程中一直在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最重要的因素。学生的学习动力,主要由学习动机、学习自信心、学习的情绪情感等要素构成。” [1]医科大学是医生成长的摇篮,是医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医学生的学习动力对医生的学习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本校的大一、大二临床和护理医学生进行问卷調查分析,从辅导员的视觉角度去探讨如何提高医学院学生的学习动力。
一、医学生学习动力情况调查结果
经过对本校大一、大二临床和护理专业的7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8%的医学生进入大学后存在松懈心理。医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动机选择的结果排列依次为:(1)获得文凭,谋得一个理想的职位29.0%;(2)不辜负长辈等人的期望22.3%;(3)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20.8%;赢得他人的认同与赞扬,提高社会和经济地位,光宗耀祖10.6%;(4)害怕失败5.71%;(5)满足求知欲,为社会服务,振兴中华5.05%;(6)拿奖学金3.32%;(7)享受成绩优异的优越感2.39%;(8)成绩优异,赢得异性的青睐0.66%。72.7%的学生认为家庭条件的优越、父母的无微不至的呵护会让自己丧失自主规划人生的动力和能力。74.3%的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对自己的人生和职业有过规划,但感觉很迷茫。影响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动力不足的内部因素依次为:(1)个人身体或情绪方面的原因;(2)对未来的发展感到迷茫;(3)对自己的专业不感兴趣;(4)无法处理好人际关系,以至于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导致大学期间学习动力不足的外部因素主要有:(1)老师讲课进度过快,抓不住重点,导致学习失去信心占50.4%;(2)学校教师教学形式的单调,内容乏味,缺乏艺术性占48.8%;(3)学术氛围不够浓厚,学习风气不正占40.1%;(4)学校教学设施、实验室设施不够完备占31.3%;(5)外界诱惑过多,如恋爱、网络、游戏等占了29.3%;(6)对学校或者专业缺乏信心的占18.5%;(7)课外活动过多,占用了大量的学习时间占17.8%;(8)医患关系的紧张影响占17%;(9)受同年级或高年级学生不良学习习惯和态度的影响占13.5%;(10)父母期望过高,压力太大占11.2%。
二、医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环境的改变,对医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冲击
在社会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多元化的价值观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外来文化向本土文化的不断渗透,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主义等腐朽的思想大范围渗透进校园,加上本土文化中一些糟粕思想严重影响了医学生的社会价值观。“在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三观’教育体系中,价值观占据了主导地位,因为价值观不够健全,对其他事物的看法也会出现认识的偏差。” [2]由于社会价值观的认识偏差,使医学生的学习动力受到了影响。
(二)医患关系紧张,使医学生的学习动力弱化
当今社会,医患关系呈现紧张的局面。不良的医患关系已经通过多种渠道对医学生的专业满意度和择业观造成了负面影响。有患者为防止医生过度开药治疗,自学医学知识,过去的“白衣天使”被污化为“白眼狼”;医生担心自己不知某一天会成为潜在的被告,业余时间加强学习法律知识和防身技能。过去相互信赖的医患关系变成现在互相猜疑与对抗的紧张局面。由于当今医患关系的紧张,造成住院医师及青年科研工作者的工作压力增大,加上物质生活水平偏低等现实因素对医学生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削减了他们学习医学知识的兴趣。[3]
(三)家庭教育观念的影响,使医学生的成长受到束缚
在我国,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从幼儿园到高中逐渐呈上升趋势,而到了大学是逐渐下降趋势。原因是很多家长都存在一个误区,多数认为只要孩子考上个好大学,那么就不用担心了,到毕业时就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多数孩子的中学时代,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是非常重视的,而孩子进入大学后,他们对孩子的学习重视程度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缺少和学校的联系,对孩子的成绩不像在高中时那么关心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孩子的学习动力有影响。据调查显示,一部分大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浓厚,学习态度消极,这和大学生的家庭环境以及家庭对教育程度的重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4]
(四)人文教育系统不够完善,影响了医学生学习的动力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生命的观念、价值及尊重程度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这形势下要求医护人员在维系人的生命健康的同时也要懂得理解人、关怀人,这就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提出新的要求。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对21世纪医学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给我校医学生的教育提出了挑战。目前,学校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实施尚未全面,如,在护理教学方面,虽然已经有部分教育者把护理人文教育融入护理技能实操、临床实践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对护理人文实践教学的探讨,但是还未形成较规范化的护理人文实践教学模式。 [5]这对医学生的学习动力造成一定的影响。